近阶段的豆类市场多空因素交织,行情上下振荡,操作难度加大。一方面是资产和资源类商品的高企仍对农产品形成支撑,另一方面,供应压力也随着南美大豆收获的临近越来越大。
目前来看,基本面利空因素的影响稍大一些,表现在:一是南美大豆增产3000万吨;二是前期国内进口大量的大豆需要时间消化,对美盘的采购力度会减弱;三是市场预计今年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会增加。因此,目前豆类产品在不断振荡中寻求底部。
国内方面,去年我国大豆减产,产量由往年的1800万吨减少到1500万吨,同时国家采取敞开收购政策,预计国产大豆进入压榨领域的数量极少,今年大概也就是 150万吨左右。国家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导致国产大豆的价格要高于进口大豆的价格,这一方面造成国库临时储备大豆库存大幅增加,同时国内大部分油厂的主要大豆原材料基本转为进口大豆,进口大豆的数量因此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导致国产大豆现货销售不畅,东北油厂大面积停工,农民出现卖粮难,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逐年递减。今年有消息称,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面积今年预计减少20%以上,这样使得国产大豆的主要用途是食用,已基本退出压榨领域,对市场根本形成不了压力。
目前美国大豆销售已经进入后期,其国内库存非常薄弱,对市场不能构成压力。南美今年预计增产3000万吨,但今年增产 3000万吨是在去年减产2400万吨的基础上核算得来的,从长远来看,南美增产的幅度仅比2008年增产500万吨,这个增产幅度小于往年南美大豆正常的增产幅度。南美大豆增产的利空影响显然被市场放大了。另外,南美因去年大幅减产,今年新豆上市之后,南美本土压榨厂要率先补库存。今年由于欧盟生物能源的产量下降,南美今年生物柴油的生产量会有较大水平的提高,也要消耗一部分南美大豆。因此,南美大豆增产的压力并不是十分沉重。
春节之后,虽然猪肉价格仍持续下滑,但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生猪存栏量以及产能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今年豆粕的使用量与去年相比,仍保持刚性增长,预计全年使用豆粕3570万吨。今年预计我国进口大豆4400万吨,可生产豆粕为3520万吨,所以豆粕本身是供略小于求。考虑到去年棉花减产,今年西南地区严重干旱又影响到菜籽产量,棉粕和菜粕的产量减少会增加豆粕的需求量。由于我国很少从国际市场进口豆粕,因此,国外大豆的丰产对国内豆粕市场压力不大,笔者认为未来我国豆粕供应依然比较紧张。
目前,玉米价格节节攀升,现货几乎创出了历史新高,玉米作为猪饲料中最重要的成分,它的上涨对豆粕价格起到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小麦、棉花、稻米及白糖的价格也都几乎为历史高点,这部分反映了国内的通胀已经抬头。与以上商品相比,豆粕的价格明显偏低,成为农产品的投资洼地,后期可能出现补涨。
虽然到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利多因素,但没发现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未来行情完成底部构建之后,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很有可能是目前利空因素的减弱,这种减弱一定是突发的,比如美国天气出现干旱等,这样的影响因素往往会导致价格恐慌性的上涨。所以,笔者认为,豆粕已经显现长线买入的投资价值。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