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21.3亿美元。其中,出口395.9亿美元,进口525.5亿美元,已是连续六年呈逆差走势。
中国农业部网站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和2008年相比,中国农产品出口额下降了2.3%,进口额则下降10.4%。贸易逆差为12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6%。
虽然如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这并不代表中国正逐渐扭转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上的不利地位。贸易逆差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国际农产品跟2008年相比价格出现下降所致。持续的逆差,反映出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劣势明显。
上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谷物由2008年的顺差转为逆差,进口量增加一倍,出口量减少两成多,进出口逆差1.6亿美元。其中,大米、玉米出口持续下降,小麦进口大幅增加。
李国祥指出,与2008年顺差0.5亿美元相比,2009年的逆差才真正反映出今后谷物进出口的长期趋势。之所以说2008年的顺差只是一个短期波动表现,是因为2008年中国粮食大丰收,而国际市场出现粮荒导致价格高于国内。
目前,大米、小麦、玉米这三类农作物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政府出于调节国内供给,保护国内粮食安全的考虑,还不会放开管制,让其在价格上与国际市场接轨。
此外,数据还显示,2009年中国棉花进口量下降近三成,食糖进口量增加近四成;油籽及食用油进口量增近两成,饼粕出口增一倍多;蔬菜出口相对平稳,水果进口快速增长;畜产品贸易萎缩;水产品贸易平稳。
李国祥指出,与粮食相比,中国油料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更高,是所有农作物中最高的。
针对粮食和油料这两大领域今后的趋势,他强调,由于人多地少,中国国内供给满足不了需求的深层次矛盾,不管今后采取什么政策,中国在粮油进出口贸易方面都会呈现逆差趋势,“这是不可逆转的”。
对于蔬菜和水果类农产品的进出口趋势,李国祥分析,从长远来看,蔬菜水果园艺花卉以及水产品的进出口发展趋势,刚好与粮油进出口发展趋势相反。因为前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比较优势明显。
至于棉花贸易,今后贸易趋势还不明朗。如果中国能够让纺织品出口顺畅,则棉花进口量将会上涨;但是如果出口受阻,国内市场的棉花自给是有余的。而这一切,仍受制于WTO多哈回合的新一轮谈判中可能达成的成果。
对于2009年,在畜产品贸易方面出现的萎缩,李国祥分析,虽然畜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受国际贸易绿色技术壁垒的影响,中国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