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预计全国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92500亿元,同比增长10%,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6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64500亿元,同比增长9.68%,增幅比上年回落1.48个百分点;完成营业收入381600亿元,同比增长9.72%,增幅比上年回落1.4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2400亿元,同比增长8.18%,增幅比上年回落3.67个百分点;上缴税金9500亿元,同比增长8.39%,增幅比上年回落4.49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30000亿元,同比下降14.51%;支付劳动者报酬17000亿元,同比增长7.39%,增幅比上年回落2.56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65000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51000亿元,产品销售率为94.72%,产销衔接良好。
一、东部地区企稳回升,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总体发展稳定。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出口额大幅下降,给东部各省市的乡镇企业带来严重冲击。2009年上半年,多数东部省市乡镇企业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绝大多数省市区都表现良好,除山西、新疆等少数几个省区外,多数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2009年下半年,东部地区企稳向好的趋势逐步明显,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增长速度从7月份开始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增速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增幅呈逐月上升趋势。
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步伐加快,投资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此外,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近年来一直维持较快发展水平,在出口上受本轮危机的影响不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长较快,投资结构明显优化。
受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局面。据2009年年末预报初步统计,全国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4000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20.2%。这个数字虽然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但投资的盲目性减少了,投资的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优势产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行业获得快速发展机遇。2009年,河南省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前5个月增长57.3%,是河南省投资增长最快的行业;吉林省全年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6.8%,比乡镇企业投资平均增幅高20.8个百分点。
三、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
2009年以来,各地对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行业的投入有上升趋势,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水平,在稳定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吸收农民转移就业和增加农民现金收入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农产品加工业最发达的山东省,全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预计达3450亿元,同比增长12.03%,且已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多元化格局,特色专业经济区和优势产业带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支付农民原料款约140亿元,为全省农民人均增加现金收入400多元。预计全年全国规模以上乡镇工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4800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食品工业实现增加值4500亿元,同比增长10.4%。
四、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2009年,全国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1200亿元,同比增长12.3%,比全国乡镇企业平均增幅高2.3个百分点,占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2.4%上升到22.9%。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刺激农村市场的扩内需措施见到成效,农村商业、服务业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
同时,休闲观光农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住宿及餐饮业的繁荣。北京、山西、辽宁等省市的休闲观光人数和旅游收入均比上年增长15%以上。以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已成为乡镇企业发展新亮点。
五、企业用工需求增加。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底全国有近2000万农民工返乡,其中约有40%左右是在乡镇企业工作的。由于沿海地区部分外向型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劳动报酬降低等原因,很多农民工春节过后没有返回工作地,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而中西部地区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较小,对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一定的吸纳能力;同时,四川等省灾后重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吸收了大量返乡农民工和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此外,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使大部分返乡农民工实现了就地就业。2009年下半年,特别是进入三季度,东部地区大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接单量迅速提高,促进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2009年6月末,广东省企业员工数量比上季末增加6.29万人,企业用工需求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从第三季度开始,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的乡镇企业出现较大用工缺口,仅温州市就存在4万多人的缺口,而东莞和深圳用工缺口分别达到10万和12万人。预计全年乡镇企业净增就业120~150万人,总就业人数达15580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