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部长陈雷:全面推进民生水利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
记者:陈部长,请您先介绍一下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形势及主要任务。
陈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五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强调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水利上,对直接涉及水利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一号文件加大了对水利的政策支持力度。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把水利摆在重要位置,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保护、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农业用水价格政策等水利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全面把握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做好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各项工作。
第一,实现经济发展回升向好,水利发展亟需加快。水利建设不仅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打基础、增后劲、添活力,同时也以其面广量大、吸纳投资多、产业链条长、提供就业能力强的独特优势,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抓住中央保持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良好机遇,加快水利发展,巩固经济发展回升向好的趋势。
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利管理亟需强化。要通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水利保障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同时,要通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划定水资源管理红线,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控制性指标,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流域综合管理、城乡统筹管理、不同主体功能区分类管理,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相协调,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利建设亟需提速。尽管近年来民生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不少群众饮水、用电和防洪安全等基本水利需求还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水利服务范围亟待扩大,功能效用亟待强化,规程规范亟待完善,技术标准亟待提高,保障能力亟待增强。
第四,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利基础亟需夯实。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6年实现稳定增产,连续3年超万亿斤。但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并不牢固,持续增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目前,我国农田水利仍然薄弱,全国有一半以上耕地望天收,缺少基本灌排条件,现有灌区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利建设任重道远。
第五,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水利支撑亟需先行。我国水资源分布与区域发展布局很不匹配,区域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水利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一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我们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统筹流域区域水利协调发展,优化水利工程布局,完善区域水利发展政策,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第六,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水利保障能力亟需提高。水资源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领域。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我国气候反常,局部地区强暴雨、极端高温干旱以及超强台风等事件突发多发并发,水利基础设施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薄弱问题愈加凸显。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与行动,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应急管理和灾害管理,提高预案预警预报水平,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努力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能力。
记者:在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基础上,你们提出了民生水利的理念,强调民生水利基于什么考虑?
陈雷: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着力点。强调民生水利,旨在树立一种发展理念,倡导一种价值取向,确立一种实践要求,实现一种目标追求。从民生角度审视和发展水利,蕴含着以下重要意义:一是更好地诠释水利工作“为谁干”。要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保障民生推进水利发展,通过发展水利促进民生改善,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二是更好地诠释水利工作“干什么”。水利工作要统筹兼顾、重心下移,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三是更好地诠释水利工作“谁来干”。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公共财政要给予更大支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治水兴水的合力。四是更好地诠释水利工作“怎么干”。在建设、管理、改革等各个领域和环节,都要以是否符合民生要求、是否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群众受益与否、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基本标准,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
记者:如何全面推进民生水利的发展?
陈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的同时,着力解决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增强民生水利保障能力,扩大民生水利成果,使水利更好地惠及民生,更好造福人民群众。具体来讲,就是加快完成三大任务,着力做好四项工作,努力实现五个突破。
所谓三大任务,就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有明确时限要求的目标任务。
一是确保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今年是实施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最后一年,现在已经到了全力冲刺的关键时刻。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按照汛前完成主要工作,年底全面完成任务的要求,倒排工期,控制节点,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工程建设步伐,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2013年底前完成规划内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今年的目标是6000万农村人口。我们将因地制宜地采用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城乡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等方式,加快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健全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三是全面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商,大幅度增加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步伐,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全国43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抓紧研究提出优化前期审批程序、提高实施方案审批效率的具体措施,集中力量进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做到每年完成一批,验收一批,销号一批。对于进度严重滞后的项目,要强化责任、明确时限、严格奖惩、挂牌督办,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记者:着力做好四项工作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陈雷:四项工作是目前已有投资渠道、需要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和规模的民生水利项目。
一是着力做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在扎实搞好第一批试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集中对分布在1700多个县,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保护人口和耕地面积较多、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的2200条中小河流(段)进行系统治理,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同时,全面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二是着力做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在加快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同时,抓住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的有利时机,加快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步伐,抓好水源及渠首工程加固改造、排灌渠道疏浚衬砌以及渠系建筑物改造配套,力争在2020年前基本完成全国1500多处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新增灌溉面积76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亿亩。同时,加大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力度,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是着力做好节水灌溉推广工作。把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与发展节水灌溉紧密结合起来,大幅度增加节水灌溉投入,用好灌排设备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和节水灌溉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实现节水灌溉从项目示范向全面推广的跨越。因地制宜发展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抓好输水、灌水、用水及管理过程节水。
四是着力做好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工作。全面实施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解决170万户、677万农村居民生活燃料问题,新增代燃料电站装机170万千瓦。同时,积极推动农村水电增效减排改造和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工程,对现有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农村水电站进行更新改造,恢复原有装机和发电能力。
记者:民生水利发展既要筹划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下一步还要在哪些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陈雷:民生水利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我们将不断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开辟兴水惠民新领域,实现民生水利新突破。一是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去年,我们会同财政部选择400个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示范作用显著、前期工作充分的县,作为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予以扶持,计划用3—5年时间,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片、现代化灌排渠系示范片、雨水集蓄利用示范片、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示范片,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二是实施坡耕地综合整治。尽快启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以坡改梯、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和封禁保护,对西北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土石山区等重点地区坡耕地实施综合整治,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设1亿亩左右高标准基本农田。
三是开展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抓紧实施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使用频繁、洪水风险较高、防洪作用突出的蓄滞洪区建设任务。根据流域防洪规划合理调整蓄滞洪区布局。当前,着重抓好长江城陵矶附近100亿立方米蓄滞洪区、淮河蓄滞洪区和海河重要蓄滞洪区安全建设。
四是搞好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尽快完成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水闸注册登记和安全鉴定的基础上,重点对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闸实施除险加固,消除水闸险情,确保水闸防洪、排涝和兴利等功能的正常发挥。
五是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农村水系治理、河道清淤疏浚、山丘区山塘整治、水污染防治等农村水环境整治工程,治山、治水、治污相结合,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沟通河网水系,改善水域水质,恢复河道功能,美化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