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国家发改委及其官员严格制止大豆油脂产能盲目扩张的表态,一边是多家大豆压榨企业风风火火忙着上马的大项目。冰火两重天的奇异景象,让业界对目前的大豆压榨项目现状评价不一。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称:预计今年我国大豆年压榨能力将达一亿吨。
1月26日,黑龙江大豆协会消息显示,总投资1.8亿元的黑龙江宝清县三江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江油脂)在1月13日正式竣工投产,该项目将年加工大豆36万吨。同时,由龙江阳霖油脂集团投资5亿元、年产15万吨的豆油生产项目也已落户河北,计划3月份开工建设。
增加产能的不仅是三江油脂和阳霖油脂。据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昨日(1月26日)发布的报告称,今年还将有多家大型大豆压榨企业先后建成投产,其中包括中储粮油脂公司的东莞和镇江油厂、中粮集团的天津和防城港油厂、龙江福公司的营口油厂等。
“预计今年中国新增大豆压榨能力将超600万吨,到今年底大豆年压榨能力将达1亿吨。”该报告称。
早在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就曾下发 《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大豆加工业存在压榨能力严重过剩的问题,并要求对于单个大豆油脂加工企业(集团)实际年加工量达到全国总量15%以上的,原则上不再准予其新建和扩建大豆油脂加工项目。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在参加中国政府网访谈时再次强调要严格控制大豆油脂产能盲目扩张。
为什么在国家限制产能的同时,仍有大量的项目上马?中华油脂网主编郭清保表示,两者并不完全矛盾。从政策上看,规模较大的企业将做继续做强做大,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难将越来越大,尤其是小型油厂很可能最终被淘汰。
“目前我国大豆年实际压榨量约为4000万吨,而产能却在9000万吨左右,利用率不足一半。不过三江油脂和阳霖油脂的项目主要以加工非转基因产品为目的,获得政策支持也是合理的。”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的一位专家表示。
另据媒体报道,中国的大豆进口主要来自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压榨市场则受到产能过剩的压力,尽管需求在增长,但压榨商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这或将导致压榨商未来利润承压。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 |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