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蝴蝶效应”在棉籽和食用菌出现。近日,记者从渝北区和北碚区多家食用菌种植企业了解到,今年来,因棉籽价格大幅上涨,拉高种植成本,而食用菌收购价并未上调,绝大部分种植企业出现亏损。以我市食用菌主产地北碚区为例,近30家企业亏损面达九成。
当记者昨日走进位于渝北区一家食用菌种植企业办公室时,该企业管理生产的负责人邓云,刚与某棉籽供货商通完电话。
“目前棉籽价格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邓云说,今年全国棉花价格大幅上涨,作为食用菌生产主料的棉花籽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到今年10月,新棉籽价格一度高攀至近3000元/吨。”邓云称,往年一吨棉籽价格最高也不过1500元左右。
“今年棉籽价格上涨,我们完全没料到。”北碚一家平菇种植园的负责人何进宇无奈地表示,仅棉籽一项就占到食用菌生产成本50%以上。
何进宇翻出账本告诉记者,往年的种植成本大概在3.6~3.8元/公斤,今年棉籽价格几乎翻了一倍。另外,人工也由去年每人1200元涨至1500元,平菇原种从去年的3元/瓶涨到5元/瓶。“今年平菇的种植成本在5元/公斤以上。”何进宇表示,与去年相比,种植成本涨了34%左右。
“成本涨了,但收购价却并未提高,今年我亏了20多万元。”渝北同德村某食用菌种植厂生产负责人童宏表示,现在收购价与去年持平,每公斤4元左右,而成本每公斤5元多,今年要倒亏。
北碚一家大型食用菌种植企业老板汤兴国表示:“我们现在也只能苦苦支撑。”他透露,北碚大部分食用菌种植企业的遭遇跟他差不多。
北碚区农业局蔬菜站负责人表示,目前,至少有九成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但是暂时还未有企业因亏本而停产或者转行的情况。据了解,目前北碚食用菌种植企业有20~30家,年产食用菌鲜货一万吨左右,占重庆市总产量的1/8。“我这50多亩地,前年开始搞食用菌种植就投进去了400多万元的资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称,钱已“砸”进去了,这时候抽身只会带来更大损失。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