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农牧食品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广西选育开发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纪实
相关专题: 食品  发布时间:2011-04-17
资讯导读: 长久以来,甘蔗一直是作为糖的原料而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随着国际对生物质能源(被称为绿色油田)的重视、开发与应用,甘蔗的另一用途

长久以来,甘蔗一直是作为糖的原料而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随着国际对生物质能源(被称为“绿色油田”)的重视、开发与应用,甘蔗的另一用途――燃料乙醇,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糖能兼用,成为人们对蔗糖生产的新要求,也给甘蔗的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

甘蔗“新兵”有绝活

3月30日,在凭详市夏石镇一家榨糖企业的甘蔗基地,记者看到这样一个情景:连绵起伏的坡地上,大部分的甘蔗已经砍收完,只剩下大约10多亩的甘蔗迎立在风中等待收割。它们每隔10多米,就会插有一块牌,牌上写着甘蔗品种(系)的名称,数数共有近10个。

这是一片等待专家们测产验收的甘蔗地,在这片试验田里,专家们实施的是两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分别是糖能兼用甘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甘蔗制酒精关键技术研究。试验田里有8个甘蔗新品种(系),是项目的牵头实施单位广西农科院近年来的科研成果。

“这些桂糖系列甘蔗品种(系),都是我们按照糖能兼用的要求开发选育出来的。别看他们从外观上看没有多大差别,但除了高产高糖这些共性,其实每个品种(系)都各有‘绝活’。”广西甘蔗研究中心的主任方锋学告诉记者,“像桂辐98-296,这个品种节间长,每亩有效茎数多,茎杆均匀,产量特别高;这是桂糖02-761,别看它个头稍矮些,可它茎粗,蔗糖分特别高,亩含糖量达到1.7吨,同时它最大的优势还是宿根性特别强,普通品种3年就该换,可它能连收5-6年。还有这个桂糖02-208,蔗茎产量达到13.5吨/亩,而其生物产量则达到16.3吨/亩,比普通品种增产38%以上,而含糖量也比普通品种高0.8-1.0个百分点。”

做糖能兼用的甘蔗,在测产验收上与单纯用做糖的甘蔗要求不同,主要是看该品种在单位面积的产糖量,即强调甘蔗的生物产量(含蔗叶、蔗茎、蔗渣等)、蔗茎产量及蔗糖份的指标。因为用作能源的甘蔗,全身上下都可以使用。在国际上,一般要求糖能兼用的甘蔗品种每亩地要达到10吨以上的原料蔗产量,或生物产量每亩要达到12吨以上。

桂糖系列新品种(系)在当天的测产验收中现不俗:据专家们当天通过采用田间砍收、现场称重和随机砍取6根蔗茎做品质分析,参加试验的4个甘蔗品种(系)桂糖02-761、桂糖02-833、桂糖01-122、桂辐98-296,蔗茎产量都在1.09万公斤/亩以上,生物产量达到1.3万公斤/亩,均高于对照种新台糖22号。而其中蔗茎产量,生物产量最高的是桂辐98-296,分别达到1.3万公斤/亩和1.5499万公斤/亩,比对照新台糖22号高出30.67%和31.94%。此外,4个品种的甘蔗蔗糖分均高于新台糖22号,蔗糖分最高的是桂糖02-761,达到15.61%。专家组一致认定,验收的4个甘蔗品种(系)均超过合同规定的蔗茎产量每公顷150吨、生物产量达到每公顷180吨、田间锤度20.0%的指标。

甘蔗生产新思路

甘蔗是我国的主要糖料作物,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产糖量占全国65%以上。过去,广西的甘蔗生产主要满足于市场对食糖和部分副产品酒精的需求,随着近年来石油资源面临枯竭的状况,国际上对石油、石化等能源争夺的加剧,甘蔗作为生物质能源最重要的原料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

中国农科院甘蔗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农科院院长李杨瑞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甘蔗需求的增长,使得广西的甘蔗生产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平衡发展态势。2008年以前,国际糖价每吨仅有2000多元钱,而如今,糖价已高达7000元/吨。随着2010-2011年榨季甘蔗面积的产量下降已成定局,糖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将高位运行。虽然高糖价让企业和农民受益,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必须要清醒地看到,由于逐利的驱动,来年势必会推动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一旦种植面积过大,市场产能过剩,糖价又有可能面临下跌的风险,最终导致贱价伤农。历史上这样的糖价波动给企业和农民带来的影响并不鲜见。确保甘蔗生产良性循环的最好出路就是让甘蔗做到糖能兼用。

李杨瑞说,事实证明,甘蔗是所有农作物中单位面积能够获得最多燃料乙醇的作物。从巴西的经验来看,由于做到糖能连产或糖能兼用,市场糖价高的时候,巴西的糖厂企业就生产蔗糖;而一旦国际糖价下降,企业就多用甘蔗生产酒精,为市场提供充足的燃料乙醇。这样既节约能源,又保证了企业效益,使甘蔗产业发展更加稳定。

品种是确保甘蔗获得糖能兼用效果的基础。适应甘蔗生产发展的新要求,广西农科院的科研人员从2008年起,借助科技部下达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实施,加大了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力度。早在多年前,科研人员通过努力,不仅从本地收集,而且从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日本等世界各地引进了许多甘蔗品种和种质,在广西甘蔗研究所里建立了800份甘蔗资源种质库。通过对种质库里的甘蔗种质资源进行逐一筛选,从中发现和挑选出其中一些可能获得高产高糖的材料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科研人员再将这些杂交后代在试验地里不断地种植、观察、鉴定、记录和分析评价,从中找寻表现出色的苗头品系。育种过程是很漫长的,从杂交种子种下去的那一年起,到育成一个新品种,一般需要10-12年的时间。

良种还需良法推。在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的基础上,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开发了包括蔗叶还田、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化学调控和机械收获等在内的十大高产高效种植管理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蔗区种植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甘蔗高产高效种植管理技术体系。良种加良法的应用,最终确保了科研项目实现预期目标。

国际合作收获丰

2008年3月,广西农科院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08年和2009年,科技部在广西分别下达实施了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糖能兼用甘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甘蔗制酒精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国际科技项目合作,其目的就是为我区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的选育提速。据了解,巴西发展甘蔗燃料乙醇替代石油已经有3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利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最多的国家,2006年,燃料乙醇已经替代了巴西全国汽油消费量的40%,成为帮助巴西实现能源进出口平衡的重要基石。其糖能甘蔗基因研究以及乙醇的萃取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此前,我国能源甘蔗育种技术较低。利用合作项目,科研人员得以与巴西等国的优秀科技人才合作,引进该国能源甘蔗关键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糖能甘蔗技术成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人才,从而提高了我国糖能甘蔗新品种选育技术水平。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糖能兼用甘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甘蔗制酒精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人李杨瑞教授告诉记者,糖能兼用甘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除了选育出一批新品种和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外,还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了一支可以走向世界的甘蔗专家队伍,形成了涵盖甘蔗栽培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育种学等多学科、多层次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团队。

此外,借助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这块牌子,广西农科院还把项目研究中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放在中越边境的凭祥市进行,从而向越南等东盟国家辐射推广优良的甘蔗新品种与新技术,推动了东盟国家甘蔗种植水平的提高。

编辑:admin_2  
本文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