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杭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境内多山、环境优美。临安的农产品较为出名,与其他旅游城市一样,街面上有许多店铺都打着土特产招牌。职业习惯,我们去了几家土特产店铺。一趟下来,感悟颇多。
土特产一定“土”吗?
土特产一定“小众”吗?
土特产一定难成“品牌”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进入了我的五一假期(纯属自虐)
一问:土特产一定“土”吗?
我们发现许多土特产包装呈现两种极端:要么是精美的礼品包装,要么就是简单包装。在包装设计方面,充斥着书写产品的产地、营养价值或者是馈赠之类的词汇。
究其原因是厂家受到游客来当地一定购买当地产品、土特产一定要显示出当地特色和历史的沉淀、以及土特产在当代人群中的固有地位的自我揣测心理影响。
我觉得这是一个概念错误,现实意义上土特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只有本地区才有的,而是泛指本地较为出名的农产品。比如说小核桃、笋、葛根。这些东西并非只有本地区才有,许多地方都种植,只是知名度大小而已。
有许多土特产是当地历史传承下来的食品,这些食品有些很有营养、有些是口感很好。所以他们还是具有很多被挖掘的潜质。重庆的酱菜群就是一个经典例子,如今重庆许多酱菜厂商将产品逐渐包装成佐餐类和休闲类两大类,产品的视野开阔了许多,在全国形成了巨大影响力。如果酱菜打造成地方特产,以上述思维去营销,不要说全国就是重庆都走不出。
二问:土特产一定“小众”吗
如果我们把土特产局限于送礼或者是尝鲜(好奇于当地特产),那么土特产就一定是小众产品。如果我们将土特产定位为一种美味、营养、休闲的食品,则完全不一样。
作为传统食品的麻花,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把它叫做土特产。湖北众望就把它定位一种休闲的传统食品,并不断改变麻花的口味、优化麻花的工艺,使得目前麻花这个传统食品走进了现代流通渠道,成了一种日常消费的休闲食品。湖北众望不仅收获了一个中型企业,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
三问:土特产一定难成“品牌”吗?
我们发现土特产的宣传的特点是将产品名置于品牌名之上,主要是宣传产品,而非把重点放在品牌上,这样就给消费者只知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
以产品名代替品牌名是一个危险的办法,许多土特产陷入“公地悲剧”,由于土特产属于公共资源,只要是本地的企业都可以对该资源进行利用,于是同一产品出现了多个企业或者个人生产,有些小企业或者个人作坊加工低价低质产品,对整体产品带了冲击。一旦整体产品被消费者产生了不信任感,则品牌企业必然会受到伤害。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