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来了第3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的主题是“消费与安全”。每逢“3?15”,都值春耕,而中国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消费的“不安全感”却在日渐加重。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各地消协近年来的投诉电话显示,对农资假冒伪劣产品的投诉已仅次于食品安全。投诉领域主要集中在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和质量不合格的农用棚膜、地膜等。
“现在的农资产品真不好买。几十几百种,不知道哪个是放心的。”陕西省宜君县农民安启涛说。作为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每年最让安启涛头疼的,就是从形形色色的各品牌农资产品中挑出放心合用的产品。
前一年就买了化肥,村里的老人看了说,颗粒太杂可能是假货,便请技术人员鉴定,果然是假的。
“幸亏发现及时,不然耽误了农时损失就大了。”对这件事,安启涛一直很后怕。
“买一件衣服不合适可以去退还,或者不穿,但农资产品假冒伪劣极有可能导致农民的粮食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必须引起重视。”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牟岱说。
就在安启涛为难以买到优质农资产品发愁时,很多农资企业也在为自身合格产品的销售犯难。[pagebreak]“我们的种子抗旱、产量和售后服务都比较好,但由于研发成本等因素,价格确实比一些小品牌高,但农民们往往就看中价格差,宁可冒风险也不愿买贵的。”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一位销售人员说。
由于准入门槛低以及历史形成的原因,中国的农资市场目前存在小、散、乱的现象。一些小企业生产的种子、化肥、农药质量难以保障,但有着价格优势,往往能吸引农民购买,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在“3?15”之前,辽宁省消协公布了10大维权案例,其中就包括“问题种子”导致农田绝收的情况。
辽宁盘锦10户村民去年集体购买了假种子,造成共74亩水田全部绝产。虽经多方协调,经销商答应一次性补偿10户受损农民4.5万元,但依然无法弥补其造成的损失
农业专家建议,对于这些坑农、害农的不法经营者应当加大查处力度,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依法保障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近年来,每逢春耕时节,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就会下发《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各地也会开展大规模的农资打假行动。但从全国工商系统公布的查处农资违法案件数字看,农资打假严峻形势短期内难以扭转。
仅去年1至11月,中国就查处了农资违法案件4.95万件。
牟岱认为,要从根本上打击假农资,保护广大农民的消费安全,必须从提高农资市场的准入门槛着手。“只有把良莠不齐的企业坚决挡在市场之外,同时加大对优质农资企业的扶持,让其进入正常有序的市场竞争,在这个基础上再辅以必要的监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12年工作时指出,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农业专家认为,农资质量安全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前提。
中国质监部门将在已经到来的这个春耕时期,选择农资产品销量较多的地区启动“农资打假下乡”行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行动将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并配备农资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将实验室前移到田间地头,借助“高科技”手段对农民正在使用的化肥等农资产品进行检测。
但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除了每年大规模的常规行动外,中国应建立农资打假的常态化机制。目前,这一思路也正在逐步付诸实施。
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负责人介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已与中国科学院展开合作,建立了中国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追溯系统,这个系统正在追查农资产品的各个流通环节,今后还将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