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大忙时节。一篇透过春耕喜看农村新变化的报道引人关注:江苏淮安淮阴区刘老庄村不少青壮年在外务工,村里人少地多,近年靠流转土地发展高效农业,48岁的农民韩玉兵家以前种5.5亩地,一年收入不到7000元,现在包了10多亩大棚种蔬菜,一年能挣几万元。刘老庄村的故事,是近年来各地多途径发展农业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缩影。继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需要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相关部署,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上下硬功夫。
无粮不安,无农不稳。能不能确保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不仅事关“三农”本身,还会直接影响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大局。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有效化解输入型通胀压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巩固和加强了农业基础,推动粮食生产连续5年超过10000亿斤,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与此同时,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已达到1985年以来最高。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否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只有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才能更加有力地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加有效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只有不断强化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才更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国民经济才具备更强大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此,各级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良好氛围。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当前,在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同时,不仅要着力引导农民调整结构,扩大紧缺、优质农产品生产,还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至关重要。各地要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农业补贴要继续增加总量,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推进国有农场、林场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与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切实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