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透露,《保健食品命名规定》已修订印发完成。其明确禁止保健食品名称中使用特效、祖传、顶级等词汇,以防误导消费者。此举一出,无疑是在保健食品原有的规范上,又加了一把锁。对此,我们自然要拍手叫好,但回顾多年来已出的保健食品法规,再对比层出不穷的相关安全事件,心里又难免浮上些疑虑。
据粗略统计,历年来,国家部门出台的保健食品相关法规规章超过170部,覆盖产品注册、GMP认证、执行标准、生产许可、经营许可、广告审查、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就在一个月以前,国家药监局还表示,将会进一步提高保健食品的准入门槛,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安全。只是,就算有这么多法规的制约,保健食品夸大宣传,甚至致人受害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以不久前才发生的碧生源事件为例。碧生源常润茶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有着象征合格产品的“蓝帽子”戴在头上,却在多年来,一边光明正大地违规宣传,一边获取巨额利润。产品报批时,明明写的是润肠通便;广告中却变成了口臭、色斑、痤疮甚至失眠健忘等都在疗效范围内。这不符规定的宣传却一点也没有影响其销售,2011年,碧生源销量达13.7亿袋,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人手一袋!
事实上,碧生源公司上市前的3年,其广告违规就已有23次,该产品广告还曾因夸大、误导上过广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黑榜”。只不过,诸如警告、停售或撤销批文这样微弱的惩罚手段,远远抵不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洗脑。舆论监督与行政监管的双重“失声”,最终成就了碧生源的销量奇迹。
全国政协委员、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在今年的两会上,曾提到保健食品市场的混乱问题,他将原因归于现行监管体制的“重前置审批,轻后市监管”,这并非没有道理。包括保健食品在内,任何产品的质量管理需要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提高门槛是重要的,加强监管更放松不得。否则,必然会有人搭梯子翻过去,或是找小洞钻进去,任凭你门槛再高,也阻止不了乱象丛生。如此一来,本是代表品质的“蓝帽子”,俨然就成了能够一戴好几年,“顶风顶雨又顶雷”的保险帽,任凭质疑声声,我自老神在在。
俗话说,刀要使在刃上。而监管之于产品质量的把关,就是刀刃。它至少应该包括产品质量、不良反应、广告宣传的监测和严管,还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小学时候检查卫生尚且懂得红旗要流动,保健食品的这顶“蓝帽子”,又有什么理由可以一戴到底,不闻不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