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农牧食品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食用油掀涨价潮,安全成焦点
相关专题: 食品  发布时间:2012-03-31
资讯导读:受各种因素影响,近期我国食用油期现价格持续走高。相关分析师认为,这只是食用油价格上涨的第一波。食用油又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受各种因素影响,近期我国食用油期现价格持续走高。相关分析师认为,这只是食用油价格上涨的第一波。食用油又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不过,我国食用油安全不仅包含供给安全,还包括品质安全,专家认为,我国食用油品质安全亦有隐忧。

近段时间,受南美大豆减产、我国饲料需求旺盛、且大豆供给略显不足的影响,我国食用油期现货市场均出现稳步上涨。

中证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彭东杰认为,目前应该是食用油价格上涨的第一浪,未来食用油价格将会迎来上涨周期。

2010年,中国进口植物油和油籽折油共计2035万吨,按照目前国内大豆亩产236斤的生产水平测算,相当于需要9.6亿亩的耕地面积。

“上述数据意味着,如果依靠本国耕地资源的投入弥补油料巨大的产需缺口,中国粮食总产量会减少68%,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今后,中国植物油的进口依存度将越来越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

此外,由于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事故不断,食用油领域也屡次受到地沟油等事件的冲击,食用油的安全与健康再次上升为举国关注的话题。

自给率继续降低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众多专家认为,我国食用油消费量将呈刚性增长。

在近日举办的“2012中国油菜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2007年为2300万吨,2010年已经超过了2500万吨,而2010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年产量约1000万吨。目前我国粮食的自给率已经达到95%以上,石油的自给率也达到了55%,因此,食用植物油市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据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介绍,我国油脂油料净进口折油总量已由2000年的461.4万吨上升到了2010年的2088.9万吨,10年间增长了353%,平均年增长35.3%.

“2011年,我国进口油脂油料总折油为1773.3万吨,自给率为38.1%,本世纪初,我国的食用油自给率还徘徊在60%左右。”王瑞元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低于40%.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要达到不低于40%的目标是有难度的。

农业部种植业司油料处调研员曾令清则认为,从2008年起,我国的油料生产实现了四连增,油料的供给比前几年明显宽松。虽然消费也呈增长的态势,但增长的速率和增量下降;进口增加,但增速也呈下降态势。

王瑞元认为,食用植物油生产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种植油料的比较效益低,难以调动种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果再不研究解决调动种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从而危及国家食用油供应的安全。”

食用油质量安全藏隐忧

近年来,国际国内都发生过食品污染事件,苏丹红、三聚氰胺、疯牛病、二恶英等,引起了全球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公众对于食品安全事件应对的质疑,使得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产生了信任危机。

食用油的质量安全除受地沟油事件牵连之外,河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院长谷克仁表示,在食用油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在可预见的食用油安全范围内,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食用油内因引起的安全性问题,食用油因加工条件而引起的安全性问题,来源于食用油原料的安全性问题,食用油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谷克仁认为,食用油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化学类异物污染、食用油内源性品质劣变、抗氧化剂超标、掺伪掺假等。

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认为,在油料加工过程中也可能存在对食用油品质安全产生隐患的因素。比如:在大豆、油菜籽、花生、棉籽、葵花籽等大宗油料加工中可能存在的过度加工、加工助剂使用不当,在浓香花生油、芝麻香油等特种食用油生产中可能存在的过度焙炒、不完善精炼的隐患;油菜籽、茶枯饼等特殊油料资源加工油脂品质安全隐患,加工助剂使用不当造成的食用油品质安全隐患,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对我国食用油安全保障提出了重大挑战。因此,严把食用油生产环节质量关,确保食用油生产安全,对于公众健康和社会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意义重大。”谷克仁说。

何东平认为,中国几十年前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与当今的油料加工业现状产生了巨大差距,已经无法适应和指导当今油料加工业的生产。

“目前,我国油料加工业的生产技术规范几乎处于失控或无法可依的状况,油料加工和油脂生产企业的生产随意性很大,对食用油产品的品质安全造成很大隐患。”何东平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科学家吴永宁认为,关于食品安全的争论,实质上是监督管理部门、政治家、产业界、消费者等利益集团的博弈,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国家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要建立起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保障,缩小“安全”与“放心”的距离。

何东平表示,关注和研究食用植物油生产安全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规范,指导油料加工企业依据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对提高和保证食用油品质安全有重要意义。

营养健康将成热门

众多专家还认为,保障我国的食用油安全,除了千方百计丰富我国的油料供应之外,还要引导加工者正确认识消费趋势,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

王瑞元表示,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的最有效途径是:在耕地上,重点放在“冬抓休闲地,春抓撂荒地”;在育种上,重点放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油料含油量;在资源利用上,把米糠和玉米胚芽等作为重要油料资源;在油料品种上,则应重点放在扩大油菜籽、花生和葵花的种植上,放在扶持和发展以油茶为代表的木本油料和其他特种油料上。

此外,我国食用油生产、消费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人们对食用油安全日益重视,消费者对食用油的品质安全日益关注,视其为与人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的重要环节。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第113次会议,不仅提出了最佳水果、最佳蔬菜、最佳肉类食品、最佳护脑食物、最佳汤食外,还指出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为最佳食用油。

“由此可见,‘营养与健康’成为未来食用油市场的热门话题和消费者追求的油品。”王瑞元表示,未来的食用油产品要以安全为基本要求,把“优质、营养、健康、方便”作为发展方向。同时,在油脂油料加工过程中,倡导适度加工,提高纯度,提高出品率,合理控制加工精度,避免过度加工。

为避免加工过程之中的安全隐患,何东平认为,早日出台相关方法和国家标准也是当务之急。

树立健康消费观念,最大程度保存油料中的固有营养成分,也成为许多专家共识。

此外,吴永宁告诫说,食品安全中的危害,是食品中存在的对于健康可能产生损害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食品安全只能控制危害到可以接受的风险,不能消灭危害。

“风险则是危害发生健康损害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因此,没有100%安全的食品,我们只能将风险减低到可接受水平。”吴永宁建议,要将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行业标准、食品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整合成一个标准,即食品安全标准,必须强制执行,并且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备案机关要对备案标准进行审查,有关产品标准涉及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内容的必须与其一致,鼓励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

编辑:zixun_1  
本文关键字: 食用油 价格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