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农牧食品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南通力争实现农业产业化全省领先[图]
相关专题: 农业  发布时间:2012-04-01
资讯导读:南通市农委机关党委书记 严士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推进三化同步、城乡一体,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举措。要继续

南通市农委机关党委书记 严士平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推进“三化同步”、城乡一体,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举措。要继续巩固我市农业产业化在全省位居前列的良好态势,力争成为国家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江苏省外向型农业重要基地,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步伐。

——摘自南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落实农业现代化工程,实现农业产业化全省领先

>>>主体报告

课题组认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三化同步”、城乡一体的有效举措。农业产业化就是用现代工业理念和方法,组织农业的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落实“八项工程”,努力实现“八个领先”的战略部署,课题组就“落实农业现代化工程,实现农业产业化全省领先”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六大特色十分鲜明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拓展。我市因地制宜,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载体,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形成了优质水稻、设施果蔬、畜禽养殖、花卉苗木、蚕桑、四青作物、特色水产、休闲观光等规模产业集聚带。海安县重点培育蚕桑、畜禽、河豚、设施园艺产业集群,打造沿海绿色旅游农业片区;如皋市放大花木产业特色,打造10万亩花木园区;如东县依托106千米的海岸线,重点推进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园区;通州、海门、启东发挥桥港优势,加快接轨上海步伐,重点发展设施果蔬为主的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区。截至2011年底,全市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县域特色农业产业达到34个、居全省第一,其中百亿元以上产业4个。

二是高效农业发展迅猛。截至2011年底,全市高效农业累计面积358.85万亩,占耕地比重为51.26%;其中设施农业面积达89.48万亩,占耕地比重为12.78%、列全省第四位。生猪、羊、家禽年饲养量分别达到740万头、567万头和1.4亿只,规模养殖占比分别达74%、96%和96%,总量均居全省前三名。农机化综合水平达75.8%、全省第四,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87.16%,在全省江北率先建成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市。

三是园区建设跨越发展。海安县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海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如皋市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海门官公岛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启东江海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园、通州景瑞现代农业产业园、如皋如城现代农业产业园、苏台(海安)农业合作创业园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如东万亩海参现代渔业园区成为省级现代农业(渔业)产业园区,实现了省级园区的县(市)区全覆盖;海安蚕茧产业基地、如皋盆景产业基地、如东苗猪产业基地、海门山羊产业基地、海门京海黄鸡产业基地、启东四青作物产业基地以及通州水芹产业基地成为省级现代特色产业基地。2010年5月,江苏南通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台办批复设立,标志着南通和台湾的农业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也标志着我市的农业园区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四是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主要体现在休闲农业、生物农业以及农业服务业等方面。南通依托于沿江沿海以及接轨上海的优势,休闲农业的发展势头较好,如皋市已经被国家农业部批准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江苏省仅有3家。

五是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全市龙头企业呈现快速发展、不断壮大的良好态势。 2011年,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691亿元、较上年增长28.2%,带动农户126.6万户、较上年增长9.3%,运行质量和带动力均居全省前列。截至2011年底,全市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35家,均居全省第二位;市级龙头企业80家(不含水产)。

六是品牌化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有62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和6个乡镇实行了全程质量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有效数达1988个,列全省第三位。全市拥有国家级名牌农产品10个,省级名牌农产品81个,2011年新增省级名牌农产品数量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在省内外市场均有一定的份额。

“四个软肋”不容忽视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四个软肋”不容忽视。

(一)产业的规模和层次亟待提升。

虽然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农业基本现代化的实现要求,还存在现有产业规模偏小,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相对不高,产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式、低层次阶段的问题。上市销售的农产品中,有品牌的仅占35%左右。

(二)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亟待提升。

市场化水平一方面体现为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另一方面体现为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初步分析,我市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化率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蔬菜、禽蛋、水产等大部分销往上海、苏南等地区。但在生产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方面,面广量大的仍处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状态。这种情况,一方面表明我市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较高、农民的市场意识较强,另一方面表明我市农业在组织化程度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我市龙头企业带动的126.6万农户中,订单带动的不足一半,与农户之间尚未真正形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三)农业比较效益亟待提升。尽管我市的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迅猛,但由于人多地少、经营分散等诸多因素,传统农业占主体地位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农业的比较效益仍较低。这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紧紧围绕提高产出率和效益,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四)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亟待提升。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但总体上欠账太多,仍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对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支撑作用还不够强。

五措并举 实质进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认真加以推进。

(一)以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夯实基础,加快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一是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大幅度增加投资的有利时机,按照“农田网格化、环境生态化、配套标准化、种植科学化、作业机械化、产出高效化”的要求,借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模式,以农村河道疏浚、灌区节水改造、圩区治理、农村小型泵站改造为重点,突出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提高应对极端灾害性气候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协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大力推广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灌排、统一病虫害防控和统一机收“六统一”专业化服务模式。大力扶持“服务全过程”、“内容全覆盖”的“保姆式”农业服务组织,形成“农民提供土地、服务组织经营、收益协商共享”的新格局。

(二)以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大产业培育工程”,因地制宜培育和兴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和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区域特色明显、产业聚集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体系。一是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政用于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增长速度,应高于同级财政增长幅度及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二是健全完善农业风险规避制度及政策性保险体系,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三是健全完善金融支农政策,切实解决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参与农业产业规模经营。四是农业生产链条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推进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带动种养加、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三)以加快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化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提升层次,继续争创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第一市,加快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层次和水平。一是以项目农业为抓手,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设施农业上规模,上水平。立足江海特色和农耕文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不断创特色、上水平。二是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按照“县有万亩园区、镇有千亩基地、村有特品特色”的要求,实行连片开发建设,促进优势产业向园区和基地集中。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进南通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三是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实现由原始产品向加工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全面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产业附加值。因地制宜,高标准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四)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龙头企业倍增”工程,加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一是建立健全培育壮大、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从资金投入、技术改造、税收减免和贷款贴息等方面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二是建立健全互惠互利、互促共赢的利润连接机制。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农户入股以及“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共赢发展。三是引导龙头企业创新运营管理机制,挖掘内部潜力活力,提升发展水平与层次。通过培育、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及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有效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规模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五)以品牌化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品牌效应,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的重要举措。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已有的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国家标准,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市农业发展的实际,加快相关生产技术规程的制订和完善,形成相应的标准体系,引领和主导这些行业的发展。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全程质量监控。在生产领域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在流通领域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必须配备与交易量、交易品种相适应的检测仪器和检测人员,所有入场交易农产品必须进行抽检;进入城市菜市场和农村农贸市场的农产品质量由各市场自检自测。市级以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产品质量检测为重点,完善检测参数,开展系统检测;按照县级“建一个中心”的原则,整合资源,增强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全面通过省级计量认证,80%以上农产品生产规模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速测室;积极构建“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做到“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测、销售有标志、质量可追溯”。三是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积极实施品牌经营,不断提高品牌农业在市场销售中的比重。加大农产品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以上产业联盟的争创力度。

南通市农业委员会课题组

编辑:zixun_1  
本文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