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农牧食品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食品安全监管需有“潜伏精神”
相关专题: 食品  发布时间:2012-04-04
资讯导读:  2012版的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下发,罂粟壳、苏丹红、抗生素等佐料,再次登上黑名单。  它们上黑名单已非一年

2012版的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下发,罂粟壳、苏丹红、抗生素等“佐料”,再次登上“黑名单”。

它们上“黑名单”已非一年两年。早在7年前,国务院五部门就发过类似文件。最近几年,只要春节一过,“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又会提到这些“佐料”。小小的罂粟壳,为什么像打不跑的“幽灵”,总在一个火锅里漂来荡去,“捞”不出去呢?

一种现象反反复复,一种“潜规则”长期存在,其实和人们的观念很有关系。

说起“禁罂粟壳”,立刻有人反对,说“我吃了这么多年,怎么什么事都没有”。的确,罂粟壳和罂粟的毒性差得还远,只能算“微毒”,无法在短期内致人性命,容易让人认为无害。而从认知上来说,人的天性正好是“低估未来损失”的。眼前的美味,似乎总是比多年之后的健康,来得诱人。因此,凡是“微毒”之物,不仅多数难以禁绝,还被喜爱和依赖,成为“特色”,久被滥用。

这种“喜爱”成了一种社会病。与几十年前相比,国人吃的东西越来越“香”了,但香得并不自然。整个餐饮业都在追逐“香料”,追求让人上瘾的效果。同时,医院报告的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可以说,正是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让人们的感官需求“高涨”起来。粗茶淡饭无人青睐,平静换成喧嚣,“无肉不欢”、“无辣不爽”,种种“嗜好”,从生理角度主要是产生刺激,形成快感;从心理角度则是舒缓压力,释放自我。事实上,从餐馆的“加料”之风,能看出社会变化之剧烈。各国历史上都曾有禁酒令,多数发生在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结构变动较大时,彼时酒精一方面宽慰灵魂,一方面又加剧各种骚乱和社会问题。

真正要舒缓社会压力,一方面是兴办文化事业,另一方面是依靠社群组织及时“互助疗伤”。人类社会多建一所学校,就可以少建一所监狱。同理,文化能兴盛发达,肉欲口福便不那么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书店书吧、报纸杂志这样的文化经营活动多一些扶持,少收一点税,让它们在物欲横流之中生存并壮大,对于丰富现代人的内心世界,意义巨大。而社会互助团体,例如心理互助、爱好协会、社区组织之类,可以为都市孤独的人们建立“心理缓冲区”。

孔子听了《韶》乐,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有味”,人的精神若充实无比,还需要罂粟壳这样的“微毒品”来刺激自己吗?也许不一定。但整个社会重视健康和食品安全且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必然越来越多,而过分求“香”的餐馆也势必逐渐丢掉市场。

编辑:zixun_1  
本文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