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国出口数据似乎表明,持续强劲的中国需求提振了玉米和大豆价格,同时糟糕的天气令人对这些谷物的供应感到担忧。
大豆期价近4年来首次升至15美元上方,而玉米期价上涨4%,达到两周来高位。大豆和玉米都是全球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各地消费的牛、羊、猪和家禽提供动物饲料。
玉米价格上涨之际,美国农业部(USDA)昨日宣布销售156万吨美国玉米,这是1991年以来最大的单日销售量。分析师们表示,尽管没有指明目的地,但多数出口的玉米很可能是运往中国的。
中国是全球头号大豆进口国,但也在大量采购玉米用于动物饲料。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分析师表示,中国的进口曾对低于目前水平的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我们对中国的研究支持玉米饲料需求正在上升的观点,尽管批发猪肉价格自2月初以来下降了14%。”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每周对华出口销售数据,也对大豆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尽管价格上涨,但在人民币升值和运费降低的支撑下,需求仍保持在高位。
由于拉尼娜(La Nina)天气现象的影响,今年南美洲大豆产量大幅下降,尤其是在巴西和阿根廷。
高温干燥的天气意味着,在全球大豆出口总量中占大约55%的拉美各国,纷纷下调了各自的估计收成。
昨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5月大豆价格为每蒲式耳15.0025美元,达到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位,而5月玉米价格本周上涨6%,至每蒲式耳6.5美元。
不过,一些分析师警告称,长期而言,中国食品消费的增长将是有限的。根据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的数据,中国人均摄入热量已达到每日2970卡路里,与亚洲其他发达国家相仿。该行表示,这似乎表明“食品需求增长已渐趋成熟”。
“中国人均摄入热量水平可能出现进一步强劲增长的唯一情景是,中国人养成与美国人类似的西式饮食习惯,”巴克莱资本表示。
在美国,人均每日摄入热量为3770卡路里,比中国目前水平高出大约26%,蛋白质消费量高出大约三分之一。巴克莱资本补充说,这说明,农业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将来自人口增长、在加工食品中使用谷物,以及将作物转化为燃料。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