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蚌瘟
资讯导读: 病原体 侵染育珠蚌的病毒,其大小一般在200毫微米以内,能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过滤器,因此,常称过滤性病毒.侵染三角帆蚌的病毒
病原体
侵染育珠蚌的病毒,其大小一般在200毫微米以内,能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过滤器,因此,常称“过滤性病毒”.侵染三角帆蚌的病毒有两种类型,一类为RNA型病毒,另一类为DNA型病毒,RNA型病毒主要寄生在蚌组织细胞的细胞质中,药物比较易于治愈,而DNA型病毒则主要寄生在细胞核中,药物不易治愈。传播“蚌瘟”病的媒介藻,多属蓝藻类的一些种类,具有纤维质和果胶质共同构成的“外壳”,有一定的抗干燥能力。媒介藻如果附生在网具、钓具、浸洗过疫水的衣物和毛巾等物品上,则容易把“蚌瘟”病从一处水域带到另一水域。病毒靠核酸复制自己,其增殖速度十分迅速。侵染三角帆蚌的病毒多具趋光性和喜氧性,所以养殖在育珠水层中的三角帆蚌易受到侵染发病,而底养蚌通常较少发病。侵染蚌的病毒具有侵染专一性,通常侵染三角帆蚌的病原性病毒,对褶纹冠蚌不具侵染能力。对寄主藻类也表现出一定的寄生专一性。不同的病毒种类,喜温范围不同。有的“蚌瘟”病发生在7~9月高温季节,有的则发生在早春或晚秋季节。
治疗方法
将壳角蛋白结合剂先在盐酸酒精中分散成微细的蛋白颗粒。加水5000倍冲稀后泼洒在育珠水层中,使池水呈0.5ppm的浓度。配合使用CC藻媒抑制剂,以杀灭“瘟病”传播媒介藻类,可消除继发性感染。采取改善育珠水域的理化性状的结合清池消毒杀灭藻媒等生态措施,亦有一定的效果。
编辑:zixun_1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