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小菌核病的识别与防治
资讯导读: 小菌核病,又称白绢病,罗氏菌核病,主要危害草菇、双孢蘑菇和平菇,是草菇栽培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种病害。 1、症状: 该病发生在播
小菌核病,又称白绢病,罗氏菌核病,主要危害草菇、双孢蘑菇和平菇,是草菇栽培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种病害。
1、症状:
该病发生在播种后的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形成阶段。发生初期,在料堆或菇床覆土表面的菌丝常呈一圈一圈的环形,菌丝白色、棉絮状、稀疏、有光泽,比草菇菌丝粗壮。后期白色菌丝消失,在覆土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颗粒状菌核,大小如小米粒,以后变为米黄色至茶褐色,直径1厘米左右,表面光滑,外形似一颗油菜籽。受侵染的菇床,双孢蘑菇菌丝逐渐消失,只剩下少许较粗的菌索,出菇量大大减少甚至不出菇。已形成的子实体病原菌首先侵害菇体基部,表面潮湿,有粘性,最后整个子实体软腐。
2、病因:
病原菌为小核菌。在25-30℃下生长很快,该菌产生的菌核自然存在于土壤、稻草或粪块中,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如料温过低很难将其杀死,因此主要是培养料带菌传播,如遇发菌期高温高湿,残存于料中的病原菌菌核就会萌生菌丝,生长蔓延,并分泌毒素,侵害培养基质和子实体,染病部位不能出菇,已出的子实体受侵害,蔓延很快。该病菌适宜在稻草上生长,故我国南方用稻草栽培食用菌的地区,此病害发生的较为严重。
3、防治方法:
①作为培养料的稻草或麦秸,在草菇栽培时,可用5-7%的石灰水浸泡1天,然后用清水冲洗,使稻草的PH值不超过9,随后踩堆播种。而双孢蘑菇等的培养料在发酵期料温要超过65℃,实行二次发酵,以彻底消灭病原菌。按1000斤稻草加3瓶施耳康的比例拌料,可有效杜绝该病害的发生。
② 旧菇床的土要彻底清出,喷2%福尔马林消毒,然后再填草,接种,换用新土作覆土。
③ 发菌期严防高温,确保料温低于25℃。
③ 一旦发病,要立即挖出病料,补料补种;还可以用1%的石灰水处理。如果菇床局部发生,挖出病料后,喷洒100倍的施耳康,防治效果特佳。
编辑:zixun_1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