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持续攀升
据美国财经媒体彭博新闻社的报道,尽管美国大豆和玉米的产量有所减少,但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及地区的进口需求却是有增无减。每年向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东亚市场的出口数量达到千万吨之多。
中国台湾上周四从美国购进一批小麦,每吨的采购价较一个月前上涨超过70美元。东亚经济体每年至少从美国进口3000万吨小麦,100美元/吨的价格上涨意味着这一地区每年要在进口方面多花30亿美元。此外,随着库存水平全面下降,玉米和大豆的采购成本也出现类似的激增。过去6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上涨了48%,大豆期货则上涨了33%.
鉴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美国大旱将对中国产生严重冲击。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现在的粮食自给率已经到了90%以下,其中大豆进口对外依存度达80%,玉米和小麦对外依存度也呈上升趋势。国内大豆及下游豆粕、豆油价格都与美盘走势和美国市场的基本面有极大关联。预计中国在10月1日之后的一年中将进口约6000万吨大豆,这一贸易占据下一年全球大豆交易总量的60%.
鉴于未来3个月美国大多数农业地区气温可能高于正常水平,降雨量将低于正常水平,很多市场人士预计,食品价格将进一步上涨。澳新银行驻墨尔本的农业经济学家Paul Deane表示,食品价格有可能再上涨10%-15%.
危机不会重演
2008年的国际粮食危机令亚洲受到严重冲击。不过,与当年的粮食危机相比,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的两种主要农作物--小麦和大米的供应仍相对充足,价格低于之前高位。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粮食危机不太可能重演。
瑞银集团认为,尽管近期美国粮价的上涨不利于亚洲粮价,但只要本地农业产出能够维持,局势就不会演变为另一场灾难。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深经济学家Abdolreza Abbassian表示,解决粮食歉收问题仍有一线曙光,即价格高企将促使南美和南亚在10月份播种季到来时增加耕种面积,不过提高的产出得到明年3月才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