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其果肉称萸肉,又称药枣、红枣皮,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的珍贵木本药材,是淳安山区有名的传统特产。近几年萸肉畅销,价格上扬,各地正在大力发展。但由于山茱萸种壳厚而坚实,一般播后3年发芽,实生苗造林10多年才结果,严重影响发展速度。为加速山茱萸生产发展,根据淳安的生产实践经验,现介绍一套简单易行的山茱萸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1、适宜生长条件 山茱萸适宜在海拔200~1000米的阴坡、半阴坡及阳坡 的山谷、山麓地带生长,若在阳坡的中上坡位生长,结果较差。其性耐阴、耐寒,对高温的抵抗能力较弱。 山茱萸属须根型树种,无明显主根,宜栽培在深厚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上。
2.生物学特性 山茱萸属生长慢、寿命长的树种,其生长发育年周期为,3月中旬芽萌动,4月上旬开花,中下旬形成幼果,5月下旬为果实肥大生长期。体积增大很快,6~8月果实生长缓慢,9月初(个别树种可提前7~15天)又进入第二个旺盛生长期。
3.快速育苗
(1)选好母树,采好种子 在9-10月份选择结果多、大小年不明显、成熟早、抗病虫害的壮年树,待种子充分成熟时采种。
(2)浸种催芽 在10月~11月上旬将采集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种2~3天,捞出,选择排水好,光照足的坡地、菜园地,挖深60厘米的坑,在坑底放 30~40厘米厚的栏肥,踏实,上覆麻袋,然后一层湿沙一层种子堆放,地面覆稻草再盖地膜保温保湿。
(3)选地播种 苗圃地宜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播前深翻,每亩施有机复合肥75~100千克。对土壤进行消毒,消灭虫害。苗床宽1米,在2月中下旬~3月上中旬条播,行距20厘米,种沟深5~6厘米,播后覆细土或焦泥灰2厘米,然后覆稻草盖地膜。4月中下旬,选阴天揭膜,以后加强管理,及时除草、施肥、除虫、抗旱保苗。
4.嫁接 当苗高度生长到50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嫁接。嫁接方法有切接、削芽接、贴枝接等,以春季切接、秋季削芽接成活率较高。
5.定植 选择肥沃、富含有机质、微酸性的山地,水平带状全垦,定植穴长60厘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施足底肥,每亩约种40株。也可与山核桃等经济林混交种植,山核桃郁闭度须在O.6以下,成活后加强培管,般3年可挂果投产。
6. 成林培管
(1)冬挖伏铲 冬挖在11月以后进行,并结合施基肥,一般每2年进行1次。 伏铲在旱季到来之前进行,并将杂草覆于根际,以减少地表蒸发,降低地温。
(2)科学施肥 冬季或早春株施尿素和过磷酸钙各0.5千克、饼肥0.5千克或有机复合肥1~1.5千克。5月底至6月底株施尿素、过磷酸钙各0.5千克。
(3)保花保果 初花期用2.5%~3.5%的农用硼砂液涂干,盛花期用0.5%~1%的农用硼砂水和5~10毫克/千克的2,4-D液混合喷雾。
(4)病虫害防治 角斑病,一般在5~6月发生,对病株自6月份开始每7~10天喷1次50%可湿性退菌特800~1000倍液,喷2~3次;木撩尺蠖,又名弓弓虫,第一代幼虫出现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危害较重,第二代幼虫出现在8~9月,危害较轻,可用50% 杀螟松乳剂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