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和45岁的陈先生开车穿行在湖北郁郁葱葱的乡间时,他说:“我真正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农场。这个农场要展示环保的经营方式,供其他人学习。”
陈描绘了他梦想中的这个将水产、畜牧、粮食和蔬菜生产融为一体的自给自足的农业体系,这个体系将利用清洁能源并进行封闭的废料和水资源管理。但是,这个梦想中的农场却不是在陈的家乡,而是将在地球另一端的非洲国家塞内加尔。
我第一次在塞内加尔碰到陈是在2010年,当时他正在参加一个中国商务部下属的农业培训项目。那是我第一次碰到中国人参与非洲的农业项目。
陈和其他14名中国农学家花了两年时间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执行这个培训项目,这也是中国和塞内加尔政府携手促进塞农业发展努力的一部分。
但是,这个项目困难重重———沟通障碍、双方缺乏信任、项目设计缺陷,这一切让中方和他们的塞内加尔合作者经常感到失望。现在陈已经回到自己原来的工作单位———一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他说:“在这里,农民很感激我们的帮助,但说实话我们起不了太大作用。在塞内加尔,灌溉技术或者土壤管理上的一小点变化就可以大幅提高产量,所以我可以帮到更多的人,而且工作效率也更高。”
上次在塞内加尔时,陈没有接受过任何语言培训,而且也没有人向他解释塞内加尔的农业生产历史,他被迫通过自己在中国的经验解释塞内加尔的农业生产。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中国的土地耕种过度,而非洲的土地不仅肥沃而且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需要中国的技术。陈解释说:“塞内加尔的生产条件比中国好得多,没有冬天。”
他说:“我们与其他国家相比人口众多,但耕地面积相对较少。但我们靠自己的能力养活了自己。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经验帮助解决(其他国家的)粮食供应问题。”
这就是中国加大对非洲农业支持的逻辑———向非洲介绍中国的农业技术,不是单单为了养活中国人自己,而且还要增加全球的粮食供应。
陈乐观地认为有更好的办法帮助推动非洲的农业发展。自从2010年底从塞内加尔回国后,陈一直在接受法语培训。他还曾前往罗马,参加粮农组织的一个有关项目监管和评估的培训。现在,陈就要再度前往塞内加尔,但这次是去做与粮农组织的三方粮食安全项目,他期望这次的经历与上次大大不同。
从长期来看,陈认为,中国人可以帮助塞内加尔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就和他在湖北就职的那个机构一样,“把重点放在普通人的能力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