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钉扎入苹果、鸡蛋乃至泡入硫酸铜溶液中,都没变色。
银针插入我们常吃的苹果中。
10分钟后,银针没有任何变化。
一会儿工夫,插入蛋黄中的银针明显变黑(下)。
用银针插入食物或酒中检验是否有毒,这一"银针验毒"的情节穿插在了无数的古装片中。宋代法医学家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中,就有用银针验尸的记载。而在现在,用银针、银筷验毒仍令很多人深信不疑。
那么,银针真的能够验毒吗?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也能让银针试出"毒"吗?扬子晚报记者在江苏某高校化学系学生小陆的帮助下对此进行了一番实验。在化学系实验室,小陆和扬子晚报记者戴上口罩、塑胶手套开始操作。实验有两个部分,记者先用女士们佩戴的银耳钉来实验――这是一般家庭中常见的"银针";随后,又选用真正的银针再次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目的:将银耳钉、银针等插入苹果、鸡蛋、硫粉、硫酸铜溶液中,肉眼观察银耳钉、银针表面变化。
●实验器材:925银耳钉一枚、定制银针两根、苹果两个、鸡蛋两只、硫粉、硫酸铜溶液。
什么样的耳钉是真正的银耳钉呢?告诉你:仔细观察耳钉,你会发现有个标记"925"(即纯度92.5%),这就是基本的判断了。
实验1
银耳钉扎苹果鸡蛋――没变色
实验开始了,扬子晚报记者用一根标有"925"纯度的银耳钉插入苹果中――这不是童话中王后的"毒苹果",意料之中,银耳钉没有任何反应;接着插入鸡蛋,仍然没反应,"很正常,鸡蛋黄没有毒。"小陆说。
实验2
银耳钉试硫粉硫酸铜――没变色
为了让银耳钉有点"反应",小陆找来了硫粉、硫酸铜溶液。通常来说,银耳钉接触这两种物质后铁定会变黑。但意外发生了,耳钉不但没变黑,反而十分光亮!记者干脆把银耳钉丢进硫酸铜溶液浸泡半个小时,依然没反应。"如果银真的能验出毒来,肯定不会需要这么长时间。"小陆认为。
用纯度为99.9%的银针试毒
会不会是因为925银的耳钉含有其他杂质导致不能与这些东西反应呢?为此,记者在淘宝网上找到一家专门定做银针的店铺,花40多元定做了两根两寸长、纯度为99.9%的银针。
银针扎苹果――没变色
小陆用小刀将苹果切下一块放在白色试纸上。扬子晚报记者将银针插入苹果中,静置10分钟后拔出,银针表面依然非常光亮,充满金属光泽。看来,无毒的苹果的确不会令银针变黑。
银针扎鸡蛋――针头立即变黑!
那么,银针插入其他无毒的食物中也没有变化吧?
扬子晚报记者又敲开煮熟的鸡蛋,将银针插入鸡蛋蛋黄中,一会后拔出来查看,令人惊奇的现象发生了:银针的针头部分几乎一插入就变黑了,表面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黑色物质;而外面未接触鸡蛋的针体依然光亮。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反应了。"看到针头这么快就变黑,小陆也觉得很有意思。
实验3
银针试硫粉――三分钟变黑!
在用砂纸将银针表面的黑色打磨掉以后,小陆从实验药剂中取出三药匙淡黄色的硫粉放在试纸上,将银针放入其中包裹起来。
银针一开始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在等待了3分钟后,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银针表面开始出现了一点点淡淡的黑色。小陆将针取出后,记者观察到,银针表面很明显地变黑了。
看来,与硫粉接触会令银针变黑,不过变黑的速度没有鸡蛋那么快。"硫跟银反应是会生成硫化银的,鸡蛋的蛋黄里面应该有硫,不过能让银这么快变色还是挺奇怪的。"小陆认为,也许是鸡蛋中某些有机物促进了反应的发生。
实验4
试硫酸铜溶液――没变色
硫酸铜水溶液呈酸性,属于保护性无机杀菌剂。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溶液,用作杀虫剂。"硫酸根离子是比较稳定的,银也是稳定的金属,两者应该不能发生反应。"实验前,小陆推测银针不会变黑。
再次将变黑的银针打磨后,小陆从药剂瓶中取出三药匙蓝色的硫酸铜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配成了天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并用镊子夹住银针放入。静置10分钟后,小陆将针取出,扬子晚报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银针表面并没有任何变化。
专家解析
南航附中化学老师宋凡凡介绍,古人用银针试的"毒"基本上是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古代提炼技术落后,砒霜中含有少量硫杂质。正是这些硫杂质与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硫化银,使得银表面变黑,就验出了毒。而现代技术水平下,砒霜中不再含有硫杂质,用银针想要验出"毒"并不现实。
在扬子晚报记者所做的实验中,苹果所含的物质基本为碳、氢、氧,不能和银发生化学反应。而鸡蛋能够如此快速地令银针变黑,宋老师认为是鸡蛋的蛋黄中含有的硫化氢起了作用。"硫化氢中有负二价的硫离子,遇到银很快就能反应生成硫化银。硫粉中的硫是硫单质,跟银发生反应就需要长一点的时间,甚至要加热一下才能看到现象。"
为什么
银耳钉验毒总不变黑?
至于925银耳钉为何不能发生反应,宋老师认为这可能与纯度及925银的制作工艺有关。"可能在制作过程中有其他杂质包裹在外面,里面的银就不能发生反应了。"
用银餐具有益健康
倒是真的
"现代人用银针验毒没有科学依据。"南京师范大学化科院从事金属研究的韩敏副教授介绍,一般情况下,硫、硒等物质都能跟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银变黑。含硫的物质中,有一部分是有毒的,如亚硫酸钠,但有毒的老鼠药、氰化物等就不能被银针检出。"人体的氨基酸中就含有硫,不能说能让银变黑的就是有毒的。"不过,韩敏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虽然"银针验毒"不可信,不过由于银离子已经被证明具有一定的杀菌功效,日常生活中使用银餐具、银首饰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人体健康。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