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豆粕”过后,留下的是声声叹息。10月以来的饲料需求淡季,使得豆粕价格随之下跌,这让之前在高位采购大豆的压榨企业叫苦不迭。业内人士认为,经历了前几个月“以粕养油”的好日子之后,近期将是压榨企业比较难熬的一段时间。
中华油脂网首席信息官郭清保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他测算,目前压榨企业利润情况不容乐观,理论上压榨企业使用进口大豆每吨亏损在400元左右,使用国产大豆每吨亏损在100元左右。而仅仅在一个月之前,压榨企业的盈利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每吨大豆的盈利最高可达到800元/吨。
豆粕需求不振
“哪还有利润?现在都亏损了!”当记者问及目前企业的经营情况,黑龙江金源粮油公司总经理李玉涛回答。李玉涛告诉记者,由于前期大豆价格大涨抬高了生产成本,导致金源粮油出厂的豆粕仅成本价就维持在4100元/吨左右,而现在港口的收购价才3600~3700元/吨,这让他们生产的豆粕销售困难,“一卖就得亏”。李玉涛说,亏损打击了企业的生产意愿,目前行业开工率都在下降。
事实上,今年压榨企业在豆油上的经营情况始终不理想,几次涨价冲动也被发改委以“约谈”抑制,因此豆粕成为重要的利润支撑,用豆粕的盈利去弥补豆油的亏损是压榨企业的普遍做法。如今,油粕双亏,压榨企业日子自然难过。
曾经高高在上的豆粕价格何以急转直下?布瑞克农产品期货网分析师林国发认为,需求减弱是主要原因。从9月下旬到10月是饲料需求的一个淡季,尤其是国庆节期间的生猪大量出栏,直接打压了豆粕需求。此外,国内豆粕价格紧跟美国市场,而美国大豆自9月开始下跌,豆粕由于缺失美豆上涨的支撑因素而下行。
农民惜售大豆
面对如此行情,一些企业选择继续亏损经营,另一些企业则停产以对。
一位压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企业已经停止生产,自己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在各地采购一些价格合适的大豆,同时等待需求旺季的到来。
然而大豆的采购之路也不见得顺畅。在我国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惜售的情况。黑龙江鸿源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再林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现在他们的大豆收购价格是2.2元/斤左右,已是市场平均的价格水平,但是农民们却不愿意卖。
郭清保认为,农民惜售的主要原因是在观望国家临时储存粮食的收购价格。目前大豆临储收购价格仍未出炉,但是市场对该价格的预期是2.3元/斤,也就是4600元/吨,与现在4400元/吨的市场价格存在200元左右的价差,因此导致农民惜售。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