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农牧食品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酒中有“鬼”“不造成损害”不是食品安全的底线
相关专题: 国内要闻  发布时间:2012-11-24
资讯导读:质检总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酒鬼酒样品检出塑化剂,尚未发现人为故意添加;以媒体报道的酒鬼酒中塑化剂含量为1.08毫克/公斤计算,按照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每天饮用1斤,其中的塑化剂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酒中有"鬼"如多米诺骨牌,让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部门的监管一触即溃,食品安全再度成为公众聚焦关注的问题。如此语境下,质检部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酒鬼酒中塑化剂含量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从释疑角度而言,首先就有平息舆论、消除影响的公关性质,意欲将大事化小。

只是,这样的表达有似曾相识的味道,几乎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就有"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的声音,从蔬菜农药残留、大米增白剂到月饼防腐剂,再到白酒含塑化剂,莫不是如此。抛开每一次的结论是否科学与确切不论,即便是每一次的有害物质含量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也必须拷问同一类有害物质,在不同产品中的含量如何,会不会在频繁的消费与食用中在身体里堆积?同时,如果诸多食品中都含有有害物质,将会对人体造成何种影响?

比如塑化剂问题,它原本不是食品的添加剂,而是食品生产、包装、运输等环节的环境因素污染,白酒中存在,而食品中涉及使用塑料辅助生产、包装的其他产品同样存在,甚至自然环境污染后的水源与农产品中也存在。简而言之,酒类中塑化剂含量,不能简单代表塑化剂一类物质对人体的损害水平。

食品安全并不是对个别有害物质和个别产品的孤立分析,而需要放置在系统的环境中考量。换言之,"不造成损害"不能当成安全的底线。对食品中有害成分的控制,区分不同的性质,属于与工艺无关的环境污染,能够防治与避免的必须实现"零含量",不能避免的要限定在极低的含量之内。比如,白酒中的塑化剂含量,完全可以通过"塑料替代",实现"零含量";属于食品添加范畴的,要依据工艺的需要,将成分予以严苛限制,确保不发生任何危害。比如,食品防腐剂的添加,应该严格遵循食品的流通周期与防腐要求,防止标准宽泛,产生类似于月饼"千年不腐"的现象。

总拿"不造成损害"来善后食品安全事件,终究反映的还是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滞后的问题。食品没有了可靠的质量安全尺度,生产与监管自然就缺少了必要的依据,不免形成盲目无序的状态。不从根本上确立食品安全质量领域的游戏规则,"不造成损害"的解释,终究缺少了规则依据,缺失了公信基础。

来源:食品伙伴网   编辑:zixun_1  
本文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