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农牧食品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专家提出,当务之急要尽快建立制度和相应的政策支持 让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发展
相关专题: 行业报告  发布时间:2012-12-06
资讯导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交流会在江西万年县召开,与会的各方代表总结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实施情况,交流了我国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交流会在江西万年县召开,与会的各方代表总结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实施情况,交流了我国各试点基地的保护经验以及国内外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做法,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经过7年的探索实践,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了许多国家的前列,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已成为国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样板,为进一步保护我国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当务之急国家应尽快建立起保护制度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让我国众多濒危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发展,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据悉,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GIAHS)项目,是2002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并以试点地区的经验来应对当今发展面临的挑战。我国是最早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国家之一,自2004年开始,在粮农组织的支持下,由农业部、中科院联手,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在示范点的选择推荐、保护利用、经验推广、研究普及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目前已有六个地区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区,在全球19个保护区中占了6个席位,首批国家级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也已开始评选。日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罗马举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中国的经验受到赞赏。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LaurentThomas在开幕式讲话中代表粮农组织高度评价了中国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对项目的支持开展以及试点地区所取得的成果。他感谢中国政府的支持以及在促进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领导作用,提出各国应当学习中国的经验,建立相应的国家委员会,积极开展国家水平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与会专家提出,目前随着浙江青田稻鱼共生、云南哈尼梯田、江西万年稻作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内蒙古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六个地区入选,农业文化遗产的理念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参与到实际保护中来,据悉正在进行的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中,全国18个省市就申报了43个历史悠久,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智慧,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生产与生态功能的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我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如何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如何严格按照要求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和科学发展?与会专家认为,技术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制度和政策。法律法规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府应尽快建立起保护制度,完善各种保护支持措施和政策机制,鼓励各地方政府加大各项投入,创新发展思路,使之成为一项惠及民生、泽被长远的可持续工程。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项目办主任闵庆文坦言,目前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国际上,日本等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对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政府支持、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保护热情、保护成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都相当完善。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农业文化辉煌灿烂,其他国家都期望能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与保护经验。我们国家近年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包括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等方面还有许多东西需要规范、建立,目前还缺乏国家层面的法律与政策指导,尚未形成多学科研究合力,在产品开发、旅游发展、生态补偿等方面还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尚未得到社会普遍认可,还需要有一个管理条约从国家水平上和全球水平上对GIAHS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和监测。

会议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部国际合作司、中科院地理所联合指导主办。

链接:农业遗产是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和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公共产品,目前各国注册的生态博物馆约有300座。美国是发达国家,其现代农业是世界最发达的,在今天的作物中仍然有20多种来自印第安人的发明创造,占今天美国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这得益于他们从1916年就开始的对重要农业遗产的保护制度,近百年来24部联邦法律、62项法规、标准,保障了国家遗产资源在联邦经常性支出中的地位,目前40个州建立起了92个保护地区,这些农耕和畜牧文化资源不仅今天仍然是人们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未来农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编辑:zixun_1  
本文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