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粮食生产在“八连增”的基础上展开,基数很高;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挑战很大;宏观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稳增长、控物价、惠民生”任务艰巨,压力很大。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着眼全局,进一步加大粮食和农业生产支持力度,开展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各级农业部门坚决贯彻中央部署,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粮食和种植业发展取得超出预期的好成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粮食实现“九连增”。今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791.4亿斤,比去年增加367亿斤,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9年增产。9年累计增产3177亿斤,年均增产353亿斤,是建国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粮食亩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53.2公斤,比去年提高8.9公斤,9年提高64.4公斤,年均提高7.2公斤,是建国以来单产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粮食产量首次连续6年超过1万亿斤,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登上了1万亿斤的台阶。今年粮食呈现全面均衡增产的特点,夏粮、早稻、秋粮季季丰收,面积、总产、单产全面提高,水稻、小麦、玉米全部增产。
经济作物全面增产。在粮食“九连增”的同时,经济作物持续稳定发展,增产增收效益明显。油料单产提高,总产量增加1.0%。棉花单产再创新高,总产量增加0.3%,基本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糖料单产增加,总产量增加3.0%,预计本年度国内食糖由前两年的产不足需转变为产需平衡有余。蔬菜单产保持稳定,总产量增加3.2%,总产值1.47万亿元。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今年前三季度蔬菜合格率达到98%,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水果总产量增加6.6%,水果产业整体上呈现出特色、高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已成为当前水果优势区域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科技服务更加有力。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组织全国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1万名专家和35万名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大力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提高技术入户率、到位率。组织专家根据天气变化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了24个技术指导意见,开展巡回技术指导,推进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同时,深入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在全国建设1.25万个粮食万亩示范片,在5个市、50个县、500个乡开展整建制试点。结合高产创建,探索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组织开展9大重点科技攻关和成熟技术模式试点,为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好势头提供科技支撑。
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农业部及时组织实施“奋战六十天 再夺粮食丰收”、“大力推广集中育秧促进早稻稳产增产”、“打好抗旱春播攻坚战 确保东北玉米一播全苗”三大行动,抢前抓早、分类指导、科学防灾。针对不确定的气候因素,各级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提早做好抗灾救灾资金和物资准备。针对突发的重大天气变化和农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指导各地搞好农业救灾工作。大力推进科学抗灾,加强分类指导,北方冬麦区重点落实好“一控四防”技术措施,东北地区重点落实玉米坐滤水种、地膜覆盖和水稻大棚育秧等技术措施,西北地区重点落实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等技术措施,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落实水稻集中育秧、旱育秧等技术措施,因时因地落实好抗灾增产技术。农业部先后派出78个救灾工作组,深入受灾地区调查了解灾情,协助地方搞好农业救灾工作。
病虫防控有力有序。针对全国大部地区雨水偏多,病虫害发生较重的情况,农业部门切实把防病治虫作为夺丰收的重要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强化监测预警,强化措施落实。组织开展“奋战60天,实现虫口夺粮,确保秋粮丰收”行动,加强应急防治,大力开展统防统治,有效减轻了病虫为害。特别是针对今年江淮小麦赤霉病、东北华北粘虫、南方水稻“两迁”害虫重发的情况,集中力量,对重发区域开展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有效遏制了病虫的暴发流行,为实现粮食“九连增”赢得了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