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部与卫生部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新发布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将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制定了322种农药在10大类农产品和食品中的2293个残留限量,蔬菜等鲜食农产品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数量最多,并首次制定了同类农产品的组限量标准(如谷物、叶菜类蔬菜、柑橘类水果等28种作物组780项限量标准)和初级加工制品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小麦粉、大豆油等12种加工制品59项限量标准)。
点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标准在各方面的提升显示了国家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决心,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依据。任重道远的是,立标准易,行标准难。细观近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不难发现,除标准问题外,权责不清、检测难度、监督程序等问题也是症结所在。因此,新标准的出台可谓是迈出了第一步,未来怕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河北为医务人员建医德档案
2013年1月1日起,河北省为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师、护士及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医德档案,医德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将不得晋职晋级。根据河北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河北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细则》,医德考评包括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尊重患者权利、廉洁行医等8个方面内容,其中,是否合理诊疗、用药、检查和收费,是否有"生、冷、硬、顶、推、拖"现象,是否收受、索要患者及其亲友的财物等都在考核范围内。医务人员在一年内如有患者满意度低于60%、医疗服务态度恶劣造成恶劣影响的、索要患者财务或谋取不正当利益、私自采购药品器械等情形之一,将实行一票否决。
点评:卫生部门主动要求提高医者的素质、医德,对于当下的医患关系而言,是积极的表现。但凡事提高到标准、考评细则的高度则不免令人担忧:谁来考评,谁来监督?但愿医德档案不会成为压垮繁忙的白衣天使的又一根稻草。
十二五期间全面取消以药补医
在1月5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十二五"期间必须全面取消以药补医。他还要求建立健全专门机构接受和处理患者投诉,并创造条件普遍建立第三方调解、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等处理医患关系新机制,通过各方努力,使医患关系在"十二五"期间有根本好转。陈竺坦言,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最需要革除的机制性弊病就是以药补医。他指出,要落实取消以药补医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医保补偿作用,稳步推进价格改革,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全系统稳妥有序革除医药补医弊端。
点评:以药补医的破局值得期待。如何在保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寻求医者价值的最大化途径,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以药补医弊病的破除也使得第三方调解医患矛盾更有意义。独立于医方和患方的第三方调解机制是解决医患问题的必然选择,但这一专业性较强的民事纠纷领域也对调解员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
专家称食品安全问题总体趋好
1月5日,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科协的指导下,多为食品安全领域的十几位权威专家点评2012年12大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认为,2012年中国食品安全总体向好,真正属于食品安全事件问题的为极少数。与会专家表示,2012年12大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很多属于误读,而对"量效关系"的理解才是当前食品安全公共科普最为紧迫,也最为重要的内容,需要让消费者建立"检出不代表违规,检出不代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科学认知。
点评:专家"总体保持向好趋势"的论断一出,网友纷纷拍砖。仔细研读专家的点评逻辑,不无道理。"只报毒性不报数量"历来是媒体的操作偏好。但仅就这一点操作上的问题就否认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似乎也不尽科学,白酒塑化剂标准、中药残留物标准等若干行业性标准都是在媒体的报道中引起关注和重视。更何况,当下的中国怕的不是问题,如何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找到解决的答案,同时完成全民科普,重建基于科学、理性的消费信心,才是最紧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