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浙两地打捞死猪万余头 嘉兴处理死猪每头80元补助 存在补贴不到位情况,松江等水企出厂水符合国家标准
社会广为关注的黄浦江死猪事件,仍待有关部门进一步披露信息。截至目前,上海已经从黄浦江打捞死猪8000多头,上游的浙江嘉兴收集死猪3000头。一方面是城市猪肉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乡村家庭式养猪密度不断提高,以至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难以为继,一旦气候变化和病害传播,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日益显现,黄浦江死猪事件向人们敲响了生态安全的警钟。连日来,记者就黄浦江死猪来源问题,会不会造成水质污染,以及死猪如何处理等问题,分赴上海、浙江等地进行了追踪采访。
追问1 死猪来自何处?
相当一批死猪来自嘉兴地区
据了解,从3月8日开始,上海方面就开始对"死猪来源"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到11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正式对外发布消息说,有关部门对松江水域收集的部分生猪耳标进行了信息核查,初步确定这些死猪主要来自浙江省嘉兴地区。
据悉,从3月4日起,嘉兴媒体连续报道了当地大批生猪病死及扔弃河道等现象。上海没有发现向黄浦江等河道扔弃死猪现象,也没有发现重大动物疫情。
嘉兴市表示,2013年以来,嘉兴市因养殖条件、养殖技术、气候等因素死亡了7万头猪。目前未发生生猪疫情,有关部门对打捞和收集的死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但是,确实存在一些死猪乱扔的情况。
记者走访嘉兴多个村庄发现,病死猪丢弃在河道、路边、废旧灌溉设施等处的情况较为常见。
追问2 会否污染水质?
饲养密度大 环境污染加剧
据了解,受波及的上海市9个自来水厂,供水规模约占全市的22%.上海市水务、环保等部门一开始就加强了黄浦江水源水质的监测,对饮用水取水口加大监测密度和水面巡察。据持续的监测分析,黄浦江上游原水水质较为稳定,所检测的水质指标与去年同期相似;松江、金山、闵行、奉贤等供水企业的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为了确保上海饮用水安全,上海宣布在出厂水9项指标每天监测一次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菌落总数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检测频率提高至每4小时一次,余氯检测也在实时在线监测的基础上提高至每1小时一次。
生猪产地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嘉兴市环保局副局长余鸿伟说,13万多户农民养了700多万头猪,一头猪每天的排泄物相当于6到7个成人的排泄量,成为嘉兴最大的污染源。
追问3 死猪为何抛河?
死猪数量大 处理补贴不到位
浙江省畜牧局副局长戴旭明告诉记者,养殖过程存在一定比例的猪死亡现象,由于嘉兴地区的养猪基数很大,死猪数量每年都有十几万头,处理起来十分困难。
嘉兴市环保、畜牧、水利等部门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且采取了"河长"包干管理等办法,但效果并不理想,死猪乱丢现象仍然普遍。
分析人士指出,嘉兴地区生猪养殖看起来规模很大,实际上仍然属于小农经济,缺乏现代农业要素,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显缺位,例如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花费的成本谁来负担?
据了解,嘉兴地区处理死猪的农户每头可以获得80元补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死猪数量太大,补贴不到位情况突出。同时,对病死猪的处理主要采取厌氧发酵,需要占用土地,而现有土地资源处在超负荷状态。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