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农牧食品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浑浊的牛奶市场何时澄清?
相关专题: 食品  发布时间:2013-08-13
资讯导读: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和原装进口的1段婴儿配方奶粉进行了质量调查抽检,共抽检了25个品牌的样品。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和原装进口的1段婴儿配方奶粉进行了质量调查抽检,共抽检了25个品牌的样品。

其实认真盘点一下,从"黄豆奶粉"到"雪印事件"再到这次的恒天然事件,国外品牌牛奶的安全事件和质量问题也一直没有断过。但国外厂家,在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诚意和成熟的危机公关手段,使中国消费者相信,国外厂家是诚实的,问题是偶然的。其实用脚趾都能想明白,如果恒天然一开始就是诚实的,何至于使问题奶粉的数量达到几百吨之多。

但是中国消费者不愿意去想这个问题,因为专家和官员们在几次牛奶事件中的混账表现使他们已经认定:国产品牌比外国品牌更加不诚实,他们宁愿忍受外国品牌的歧视性销售和高价盘剥,也不肯信一回中国品牌。

    中国牛奶的管理者和生产商们怎么解开这个死结呢?

自从国产奶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跌落之后,不少部门、专业人士都相继出来为国产奶"撑腰",尤其在国产奶粉问题上更是摇旗呐喊,这在不少媒体报道中也有呈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曾表示,尽管我国的乳品企业和产品与国外一些品牌存在差距,但是国产婴幼儿奶粉在质量安全指标和营养指标上与进口乳粉并无明显差异,是完全可以喝的。他具体解释说,其实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不低于国际标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务院就要求卫生部组织修订原有的乳品标准。卫生部于2010年颁布了一套新的国家乳品标准,共66个,与过去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相比,质量和安全的要求都有很大提高,与国际乳品标准基本接轨。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4月底公布的调查报告称,通过对市面销售的25个奶粉品牌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国产奶粉质量优于进口奶粉,但在价格上,进口品牌高于国产品牌近一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称,其委托了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对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和原装进口的1段婴儿配方奶粉进行了质量调查抽检,共抽检了25个品牌的样品。其中国内生产的国内品牌13个,国内生产的国外品牌3个,原装进口产品9个,检验指标包括主要营养指标、微生物指标、矿物质指标、污染物限量超标、真菌毒素限量超标等共20项。检测结果表明,16个国产品牌(包括国内生产的国内与国外品牌)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9个原装进口产品中,有3个不合格,其中一个产品甚至有两项指标不合格,分别是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比例和钙磷比;另两个产品均为钙磷比不合格。

工信部一位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态称,实际上现在国内的乳品企业非常用心、非常努力地在做,甚至非常小心和紧张,企业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我们告诉消费者中国奶粉99%都是合格的,有人非要说如果1%被我买到怎么办,而不去考虑这1%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实际上这其中包含了喷码、包装等错误,很多都是非质量问题,洋奶粉的这一指标只有98%多,还不如国产奶粉。"

然而就在这种"撑腰舆论"的轰炸下,消费者仍然不买账。有网友留言说,既然说国产奶那么好,能说说他们家的小孩都是喝什么奶吗?

    负面消息过多了吗?

"说实话,这些相关部门出来助威的,我们不是没看到,但是在长期负面消息的影响下,我们很难再去相信,你选择去相信他,却害怕他吃掉你的信任。"年轻妈妈余力有点疲态地说。

是不是媒体上的负面消息过多?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传播学学者说,抛开奶粉这个问题不谈,其实现在不少人都患上了"坏消息综合征",这是因为媒体上暴力、凶杀、灾害、灾难或爆料性的新闻总能激起更多人的关注兴趣,尤其现在新媒体更是将这个症状扩大化,这是因为新媒体具备互动和反馈的功能。人们在接受庞杂信息的同时,来不及筛选过滤,就已经被裹挟其中,同声应和,从众而云,慢慢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把道德失范的个案视为社会的普遍状态。

"这和一百多年前美国媒体的刨粪功能差不多,大家都在寻找坏消息、负面消息。"另外,在国内还有一句俗语说,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传播、评论"坏消息"已经成为一些人的一种传统性爱好。

具体到国产奶问题上,不少家长并不认可负面消息过多,"媒体不就是有监督功能吗,再说这些国产奶的负面又不是可以捏造的,是客观存在问题,如果媒体不提醒,我们还注意不到呢?"不少家长坦承,每次看到国产奶的负面消息,就心头一沉,"又出事了?"与此同时,不信任度又增加几分。

    消费者信心如何恢复?

消费者对国产奶的信心如何恢复?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说,企业信誉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有一个污点事件,或者说一个不良记录,你的信誉马上会很低,而且重建需要更加漫长的过程,"培养一个品牌,需要几年几十年的历史,但是毁掉一个品牌只需要一瞬间,老百姓对国产奶丧失信心,可以说在情在理吧。"

消费者信心如何重建?赵萍说,增加透明度至关重要,"消费者对国产奶不放心,首先就是对其生产过程以及奶的来源。奶的来源,其实所采用的标准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程控制不是很了解,一旦发生一个事件的时候,那人们会认为这个品牌所有的产品全完了。"赵萍一直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外的产品也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消费者依然迷信他们,认为他们没有问题,或者说不会再有问题,自己买的不会有问题,"我在想,或许是他们可能在营销、危机公关这个过程中能够及时回应相关问题,能够打消消费者各方面的顾虑,这个营销技巧是我们国内企业需要学习的。"

乳业专家王丁棉说起国产奶的问题就有点激动:"为什么人家的好你的不好,这关乎到整个行业生存问题,现在用管药的手段来对付这个奶,可以管好吗?药的监管这么严,还是有假药,不是管的方法的问题,而是管理水平,奶粉如果在出厂的时候就变坏了,放在药店里卖也枉然。"

赵萍和王丁棉不约而同地都提到最关键的奶源问题,"这是个根本问题。"赵萍解释说,现在国内乳品企业上游奶源主要是以散养户为主,散养户养的奶牛数量比较少,很难达到规模经济,奶农和生产的品牌商之间,奶农议价能力比较差,话语权也比较弱,其价格就会被压得比较低,"压价压得狠,奶农没办法,弄虚作假的情况就会出现。"而工信部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工信部已经要求这些品牌商要加强一体化建设,整合上游奶源,促进规模化养殖,从而使这个养殖环节能够实现企业化、组织化、标准化。另外,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官员向媒体透露,乳业兼并重组细则已制定完成,细则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扶持建设大型乳企也将是政策重点。

"三聚氰胺"事件一直发酵到如今,可以说对国产乳制品行业的打击到现在也没挺过来,事实上,国家在这之后出台一系列法规,仍不足以说服消费者,关键的还在于检测,用检测数据来恢复消费者的信心。因此,王丁棉建议,有关部门还要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正能量,正面的信息,"你是公布抽检结果了,但是让消费者更多了解企业和这个行业的情况,你就要公布更多的信息,比如说检测方法、检测过程、范围、对象,你做一次抽检,一百多个企业你只检测十来家,就不能用百分之十几的合格来代替,这样消费者根本不会相信。"

所以,当前对于乳制品行业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加强行业监测。消费者建议,乳品企业可以不定期或定期地在一年中出示月度或季度报告,而这做法显然也适用于相关部门对整个行业的不定期检测和检查,而这力度要强化到每个地区,当然更重要的不是事后的抽检,而是生产过程中的监督。

来源:食品伙伴网   编辑:zixun_1  
本文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