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农牧食品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消费者饮劲酒中药材中毒 保健酒业被指不健康
相关专题: 食品  发布时间:2013-08-28
资讯导读: 一位消费者饮用劲酒后出现不适,被医院鉴定为"中药材中毒".虽然劲酒公司反复强调其产品安全性没有问题,但消费者还是把劲酒告上了法庭。保健酒行业近年来悄然发展起来,其背后的中药材非法添加、一味夸大保健功能而不提示不宜使用人群、产品过了保质期仍在销售等乱象也浮出水面。保健酒行业自身应如何"保健"并良性发展,是整个行业乃至监管部门都应思考的问题

一位消费者饮用劲酒后出现不适,被医院鉴定为"中药材中毒".虽然劲酒公司反复强调其产品安全性没有问题,但消费者还是把劲酒告上了法庭。保健酒行业近年来悄然发展起来,其背后的中药材非法添加、一味夸大保健功能而不提示不宜使用人群、产品过了保质期仍在销售等乱象也浮出水面。保健酒行业自身应如何"保健"并良性发展,是整个行业乃至监管部门都应思考的问题

"湖南长沙的一位消费者郭先生在饮用了小半瓶劲酒后出现了不适症状,随后被医院鉴定为'中药材中毒'."近日,一则关于保健酒安全问题的消息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

对此,劲酒的生产厂家劲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酒公司")的工作人员张建(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该公司的产品有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并且在配方研制过程中非常注意中药材的安全使用,其产品更是经过多次不良反应测试并确认无问题后才予以生产的。

据张建介绍,在郭先生的问题出现以后,劲酒方面主动邀请郭先生到工厂参观制酒流程,并向其讲解劲酒的安全性。

"但即便如此,仍没有让郭先生觉得满意。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起诉。"张建表示,"目前法院的判决结果还没有出来。"

据了解,该案在今年7月22日已经开庭审理。

不过张建也坦言,目前很多消费者对保健酒的功能和安全存有疑虑,这也是相关公司在宣传与引导方面没有做到位的一些地方。

近年来,保健酒悄然流行起来。酒类行业专家铁犁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瓶装保健酒的市场规模在200亿元左右。

而在保健酒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

据铁犁介绍,现在市场上一些所谓的保健酒其实根本不是保健酒,实际上就是白酒。

"这个市场目前来讲还比较混乱。保健酒的生产往往涉及到中药材的使用问题,一旦滥用、误用中药材,将可能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因此一定要加强行业标准的制定与监督管理。"江西省酒类流通协会首席顾问杨承平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中药材使用须慎重

记者了解到,郭先生认为自己饮用劲酒后产生不适的原因就是,劲酒配方中的9种中药材中的仙茅、肉桂和丁香是有毒药材。

郭先生表示,自己以前喝8两白酒都没事,而劲酒才喝了50毫升,反而让自己中毒。郭先生要求劲酒公司赔偿1倍酒价、医药费、误工费共422元,并要求该公司"为自己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赔偿原告100元".

但张建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劲酒配方中确实有这3味中药材,不过劲酒在配方过程中其实早就已经注意到了中药材的含毒问题。

"中药里面有句古话:'是药三分毒。'因此我们公司在推出新酒品之前都会在自己的员工中选拔一些试验者进行破坏性试验,在尽量高度饮酒后测试其不良反应。"张建表示,如果试验者感觉不适,那么肯定就要更改配方。

"肉桂和丁香应该没有问题,它们是食药同源的,可以被当作食品看待。"著名中医养生专家孔令谦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仙茅不属于食药同源一类,如果添加则要有相关部门批准。"

孔令谦表示,就像所有药物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在酒中添加中药材,是要经过国家许可的。

据孔令谦介绍,2002年原国家卫生部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其中囊括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材目录87种,像金银花、菊花等,这类物品可以不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加入保健酒中。

法治周末记者发现,《通知》中还对保健食品禁用物品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仙茅不在卫生部规定的不可入保健品的中药材当中。

张建还透露,劲酒生产中使用仙茅,是经过国家批准的。

"1997年卫生部批准的中国劲酒保健食品批文里面,劲酒的配方中就有仙茅这味药材。"张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在铁犁看来,在保健酒行业里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可能在于,有些保健酒企业,尤其是那些一些规模较小、没有拿到批号的小酒厂,为了追求功效好,可能私下使用一些国家严格规定为药物类的、禁止添加的产品,这样虽然极大地提高了相应的功效,但是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据了解,一款保健酒要进行生产,首先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然后将相应配方拿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去做试验鉴定,出示相关报告,再经过GMP认证获得国家正式批号后方可投入生产。

    保健酒功效被夸大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中药材添加方面存在问题,保健酒行业内还存在着其他乱象,其中之一就是夸大甚至虚假宣传其功能。

杨承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保健酒是一种介于白酒和药酒之间的产品。药酒是可以治病的,比如治疗风湿等,而像劲酒等保健酒,其宣传重点则是提高人体免疫力,这是一种保健功能。

铁犁表示,保健酒已被划分到保健食品当中,属于戴"蓝帽子"的产品。因为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都有一个蓝帽形状的标识。

杨承平提醒,不同的保健酒由于所含的药材成分不同,也具有不同的功能,消费者要认清保健酒配料上的不同和宣传中的区别。

但杨承平也表示,对于保健酒保健功能的宣传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

"一些保健酒厂家宣传产品具有很多保健功能,可能实质上什么功能都没有。"杨承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有些小酒厂甚至给普通酒加了点色素,上了点颜色,就宣称这是保健酒了。"

曾经在酒企工作过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以前河南省某家酒厂曾经出产过一种黑米酒,但到生产后期就逐渐改用红枣汁给普通酒染色,而不再添加真材实料了。虽然该企业现在已经倒闭,可其他小酒厂仍存在着类似的造假行为。

孔令谦还提醒道,保健酒具有保健功能,但是并不意味着只要喝了保健酒就一定能够保健,如果饮用不当还可能反过来对身体造成伤害。保健酒能否有功效、是否会有副作用跟个人体质也有关系。

而法治周末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保健酒销售人员往往对自身产品的保健作用极力渲染,却很少去询问消费者的个人体质特征。

此外,杨承平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饮用保健酒其实有很多禁忌,比如饮酒过程中所食用的菜品搭配也要注意。

在杨承平看来,保健酒的厂商和销售商,都应该明确提醒哪些群体不适宜饮用保健酒,以增强保健酒的安全指数。

    看不懂的保质期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酒专卖店,法治周末记者还发现了关于保健酒保质期的一种矛盾现象。

"这样的劲酒礼盒可是上好的老酒,现在市面上都很难再找到了。"该店女老板一脸得意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像这样的酒连我们自己都舍不得喝。"

随后记者仔细查看了该款劲酒的外包装,上面清楚地标注着,该产品保质期只有36个月,出厂时间为2007年。

那么,存放时间超过保质期如此之久的保健酒,是否还能够继续饮用呢?

"酒精度为十几度的葡萄酒都能存放十几年,劲酒的酒精度有30多度,因此存放时间可以更久。"铁犁表示,"实际上一些保健酒存放上5年至10年都可能没有问题。"

"我们公司曾经做过鉴定,即使是存放10年以上的劲酒,饮用后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张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虽然酒里可能有些沉淀物,那其实是沉淀出来的中药材等有效成分,而不是脏东西。"

既然如此,为什么像劲酒这样的保健酒把保质期标注为3年,而不是更长的时间呢?

张建也向记者吐露了心中的不解,酒精度高于30度的酒,本身就有防腐功能,基本是不需要标准保质期的。

据悉,2008年正式颁布实施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规定:"食品标识应当清晰地标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乙醇含量10%以上(含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

张建认为,从这一法律条文上看,"食"字号的产品,像一些饮料酒如果酒精量超过了10度的话,就不用标注保质期。

不过张建也告诉记者,保健酒是"健"字号的产品,拿的是保健食品的批文。而保健食品的批文里有对产品保质期的规定,必须照此来进行标注,批文里批3年,也就自然要标注3年了。

"我们为了合法就必须这样做,但为了合法,就不合理了。"张建认为。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健酒厂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对于保健酒批文里规定的3年保质期,其质量部的同事也不清楚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只知道3年的保质期算是保健食品中比较长的了。

张建还向记者透露,针对保健酒的保质期问题,该公司正在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并希望能够将劲酒的保质期标注延长到5年。

"否则这很容易对消费者造成一些误导。"张建表示。

但也有消费者提出,包括保健酒在内的保健食品有保质期,是因为里面添加的有机成分本身对身体是有益的。然而其组成成分一旦变质,其先前的有效功能可能就没有了,如果有不好的代谢产物可能还会危害身体健康。

而在孔令谦看来,保健酒的保质期有多长,要看其中一些药材的特性。有些药材的药性比较长久,有些则会因为混入别的成分而发生质变等,所以从其保健作用上看,还是应该有保质期标注的。

张建也对法治周末记者坦言,过了保质期的保健酒,安全性没有问题,但保健功能会有所下降。

    行业标准需建立

在杨承平看来,我国当前的保健酒市场上已经有劲酒、椰岛鹿龟酒等一些品牌产品,而且随着消费者对保健酒的不断认可与接受,其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悉,当前保健酒行业有380多家生产企业,取得保健食品批文的产品约440多种,保健酒企业虽多,但规模较大的企业数量还很有限。

"一些保健酒企业目前还处于小作坊式经营,这令人担忧。"张建表示,"这些企业最容易出现问题,它们的行为往往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声誉。"

因此,在铁犁看来,想要实现保健酒行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加强立法和执法来保证食品消费者的安全,同时打造一批领袖品牌来推动行业发展。

但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健酒厂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当前保健酒行业可谓刚刚起步,甚至可以说还比较散,很多方面的监管基本还处于一种行业的自律状态。

据了解,今年5月"中国保健酒联盟"正式挂牌成立,其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加强保健酒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制定、推行保健酒技术规范、标准",促使保健酒行业专业化发展。

"目前每个保健酒企业都在生产着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功效。相关部门应该介入民间联盟,促使保健酒标准出台。"杨承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因为无论是什么产品,都要讲一个标准;行业想要做好做大也要有标准。"

杨承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保健酒的生产技术和检验标准都应标准化。

"保健酒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大量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生产过程还不标准。用什么设备都能生产,甚至有些加点色素、加点添加剂也说成是保健酒。"杨承平表示。

在杨承平看来,未来要单独对保健酒进行规范,要明确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叫做保健酒,保健酒具有哪些不同的保健功能,其原材料组方能够产生怎样的功效等。

"由于目前保健酒的生产标准、技术标准的缺乏,也给检验的标准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杨承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整个行业还需要国家层面的检验标准。"

杨承平认为,工艺的进步是实现未来行业标准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张建告诉记者,中药定量提取技术和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就是目前保健酒行业引入的两个比较先进的中药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它们就可以进一步实现一些标准化的操作。

"比如,定量提取技术可让保健酒中的中药成分精确到毫克。"张建解释道,以前泡出来保健酒根本不知道里面含有多少毫克的人参皂甙(即人参皂苷,是一种固醇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人参属药材中),而通过这种技术厂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配方,定量地提取所需原料了。

但杨承平也担忧,保健酒行业作为新生事物起步较晚,业内少有规模化企业,而小企业本身技术水平就较弱,同时也很难有足够的销售额来进行标准化技术与设备的投入,这也是摆在保健酒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来源:食品伙伴网   编辑:zixun_1  
本文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