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健康社会问题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今日发布《中国食品安全领域问题静态预测报告》。食品安全监管专职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基层监管机构检测检疫设备缺乏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系统的检测方法成为应对食品安全领域挑战最严重和最重要的问题。
据介绍,该研究旨在从国家战略视角出发,科学预测特定时期内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并确定该领域的关键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方向和重点。协同单位暴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超30家政府部门、机构和高校。
2009年至今,中国食品安全的工作内容和重点正转向从源头到消费者、“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的任务中,进而形成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高效率的全程无缝监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9月,中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性文件共840多件,其中法律法规790件,其他规范性文件50件左右。
但是,近年来的“三聚氰胺”、“苏丹红”、“染色馒头”、“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一次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妥善控制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
据悉,由于食品供应链节点企业多、环节多,相应的食品监管链任务繁重而复杂。虽然食品安全领域的诸多问题被研究者所认识,但未有研究者从系统观出发,了解问题的全貌以及问题间的逻辑联系。
根据报告,中国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多多:包括,如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食品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如何动态解决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和执行力问题;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领域老百姓预期高于政府服务的矛盾问题等等。
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食品行业合作与贸易越来越密切,但是,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存在不健全、不统一、与国际标准“不对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食品行业的国际贸易。此外,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中国食品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
报告最后指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高层协调部门的协调职能虚化,缺乏权威性,不能很好地协调中央乃至地方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二是中央与地方的联动不足,加之地方利益的驱动,弱化了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和标准的执行力;三是对监管中的不当行政行为和不法食品企业缺乏严厉的追责机制和惩罚机制,不能杜绝类似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