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东王集乡刘某、朱某生产的绿豆芽一直畅销各地,究其“秘诀”,竟是用AB粉、农药多菌灵、蚕用消毒净等对人体有害的毒溶液泡豆、发芽,使豆芽高产、不易腐烂。长达五年时间里,约60万公斤“毒豆芽”流向百姓餐桌。近日,灌云县检察院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刘某、朱某批准逮捕,并对向刘某、朱某有偿提供AB粉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徐某、谭某批准逮捕。
数据显示,2010年1月至今年6月,江苏省检察机关共计对危害食品安全类犯罪215件612人提起公诉,其中起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16件377人,起诉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29件87人,起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64件136人,起诉食品监管渎职罪6件12人。
据江苏省检察院公诉部门负责人介绍,查办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大多数被告人身份为个体工商户或无业人员,占起诉人数的61.16%。犯罪主体外来人员多、流窜作案多,多采取作坊式生产方式,犯罪隐蔽性较强,食品销售后涉及面广,取证固证难度较大。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往往还伴生着渎职犯罪问题,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监管查处职责,甚至将国家机关集中打假行动计划透露给犯罪分子。
在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同时,江苏检察机关建立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月报制度,该省检察院公诉部门根据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对于各地出现的“地沟油”、“假牛肉”、“瘦肉精”等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案件,安排专人跟踪指导,随时掌握案件进展情况,一旦发现重特大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公诉、侦监、反贪、反渎均在第一时间联合参加行动。
江苏省检察机关还先后与公安、工商、质监等行政执法机关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案件跟踪机制,形成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合力。加大对遗漏罪行、遗漏犯罪嫌疑人的追诉力度,2012年,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追诉漏犯6人。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背后的渎职犯罪,对发现的国家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涉嫌徇私枉法、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犯罪线索的,坚持认真查办,从严惩处。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