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以来,安徽省出现连阴雨天气,小麦赤霉病等穗期病虫呈重发流行态势。对此,安徽省各级农业部门迅速行动,组织农民和专业服务队,抓住雨停间隙,抢晴落实防治措施。截至4月23日,全省共施药防治小麦穗期病虫5054万亩次,其中防治小麦赤霉病2905万亩次,防治穗期蚜虫2024万亩次。主产区小麦基本开展了一次穗期病虫防治,沿淮赤霉病重发区已开展第二次防治。
一是强化工作部署。省农委先后发布《关于全省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通报》、召开全省小麦赤霉病防治现场会、印发《关于加强小麦赤霉病防治的紧急通知》,及时部署赤霉病防控工作。小麦产区各市、县政府及农业部门逐级动员部署,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亳州、阜阳、蚌埠市等小麦产区党政领导亲临防治现场,紧急部署、督查指导赤霉病等小麦穗期病虫防控工作。
二是强化监测预报。省农委精心组织小麦产区各市、县植保站和176个乡镇监测点,加大对小麦赤霉病、穗蚜、条锈病等重大病虫监测力度,多次组织专家会商病虫发生趋势,并第一时间在安徽卫视《天气预报》栏目发布预报。从4月17日开始至5月中旬,实行小麦病虫发生与防控情况一周两报制度,以准确把握病虫发生与防控进度,及时调度和指挥各地开展穗期病虫防治。
三是强化宣传发动。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多种媒介,广泛宣传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发生与防控信息,发动并指导广大农民开展防控工作。省农委通过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安徽日报农村版、安徽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及时发布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与防治工作动态信息,同时利用省农业信息网平台《安徽农村手机报政务版》和手机短信向各级农业部门负责人、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发送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信息10万多条。六安市、宿州市、滁州市、合肥市等地也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大力宣传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技术。据统计,4月中旬以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发布小麦赤霉病防控手机短信300万条。
四是强化统防统治。及早启动小麦“一喷三防”工作,2月26日即下发预通知,4月15日大面积防治前就将有关物资发放到专业化防治组织或农户。全省小麦产区发展了4300多个专业化防治组织,部分小麦生产重点县(市、区)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超过50%。霍邱县组织32个乡镇植保服务大队,动用1.2万多台机动喷雾器、近3000台(套)手推式喷雾器及新型自走式喷雾器开展统防统治。寿县农业部门联手国元农业保险,组建268个村级植保专业服务队、25个乡镇植保服务大队,配备各类机动喷雾器1.2万多台(套),有效保证了小麦赤霉病应急防控行动顺利开展。
五是强化督查指导。4月19日,安徽省农委派出六个督查组分赴9个小麦主产市督查指导小麦赤霉病、蚜虫防治工作。省农委直属单位技术人员和50名专家不间断深入31个小麦生产重点县,指导防治工作。亳州市、淮北市、淮南市、滁州市等小麦主产区下派赤霉病防治督查组;阜阳市抽调农业专家结对帮扶种粮大户。各地植保人员还进驻乡镇,分片包干,大力开展小麦病虫防治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确保赤霉病防控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资讯排行
- 国际标准 行业首批丨热烈祝贺华垦乳业集团斩获全球标准食品安全认证,引领驼奶安全新高度!
- 我国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发布 有望打破国内饲料配方软件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局面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春节猪肉市场需求旺盛 多方协作确保供应充足稳定
- 湖南自然原力发布“草本分子营养素”,开创中药营养应用新领域
- 新三板挂牌不足4个月 农大科技闯关北交所
- “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年度汇报会在京举行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深化农村三产融合 助推乡村全域振兴
- “三农”开好局 2025农业新质生产力大会即将召开
- 2025年,关注“三农”工作三大关切
- 这里的农业“会上天”“能下海”——广东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智慧农业涌新潮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强调 以极端负责态度抓紧抓实渔业安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在辽宁调研时强调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 全力以赴稳定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韩俊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