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农牧食品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邢台平乡县扶贫蔬菜大棚盲目上马被撂荒
相关专题: 国内要闻  发布时间:2014-05-05
资讯导读:建大棚、种蔬菜本是调整种植结构、增收致富的好事,可邢台市平乡县田付村乡艾村返租50亩地建了26个大棚,因效益不佳相继撂荒废弃,结果,种大棚户欠着地租不干了;租地户不仅拿不到租金,想继续耕种又要不回来土地。

建大棚、种蔬菜本是调整种植结构、增收致富的好事,可邢台市平乡县田付村乡艾村返租50亩地建了26个大棚,因效益不佳相继撂荒废弃,结果,种大棚户欠着地租不干了;租地户不仅拿不到租金,想继续耕种又要不回来土地。

村委会租地建了26个大棚

艾村曾是平乡县的贫困村。2009年4月,该村在县扶贫办帮助下,返租村民50亩地,建了一批蔬菜大棚,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租地合同”规定,租赁期5年,每亩地500元/年,每年4月1日付清租金,合同履行完毕,村委会负责恢复地貌。

租地户王书芳说,当时,有个别农户想种地,村里给这几户调了地块;而多数农民选择“500元一亩地收租金”,就把耕地租了出去。

经过一番周折,村委会得到了50亩地。接着打土墙、盖棚膜、对外承包、种菜,新建的26个大棚很快“投产”了。

收益低下,大棚陆续被撂荒遗弃

事与愿违。“入不敷出”的收益打消了大棚种植户的积极性,也使县、乡、村三级“增收致富”的愿望成了泡影。

大棚种植户王某对河北农民报记者说,县扶贫办建一个大棚补助6000元,个人投资10000元左右,加上其它开支,一个大棚投资近两万元。王某说:“乡亲们不懂大棚种植技术,都是冲着6000元补贴来建大棚,可以说是懵懵懂懂乱种的。第一年种西红柿赔钱了,第二年又赔了钱,第三年就扔到那儿不种了。”

与王某的做法相似,从2011年开始,26个大棚陆续出现撂荒、拆掉棚膜种庄稼等乱象。现任村支书王付朝说:“有的种了两年,有的种了三年,现在剩了一两个棚种着点菜,因为管不好,也卖不了几个钱。”

65岁的老太太孟小秀告诉记者,大棚占着她家一亩地,只给了3年租金,后两年的租金没有给。她说:“刚建成时,地里白花花的一片,看着很好。没想到,两三年就完了,棚膜大窟窿小眼睛的,棚里也是空荡荡的,现在,棚膜没了、土墙倒了、种大棚户出去打工了,地里就荒了。”

4月初,记者在现场看到,26个大棚几近废弃,其中10个大棚只剩残垣断壁;八九个大棚长着干枯的玉米秸秆、杂草,四五个大棚没盖棚膜,里面种着露地蔬菜。只有两个蒙着棚膜,种着市场价值较低的甘蓝、白菜,这两个大棚是“幸存者”。

大棚种不成了恢复耕种又遇资金困难

大棚种不成了,地已荒芜,租地户最大的愿望就是拿到后两年的租金,尽快恢复地貌,重新耕种。

租地户陈志锁说:“租地建大棚时,俺心里很不高兴,后来觉得调整种植结构是好事,就同意了。现在,看着这一片荒地心里难受,乡亲们盼着付清地租,抓紧恢复地貌,不能再这样荒着啦。”

王付朝曾在县直机关任职,去年返聘回村任村支书,他说:“我以前在县里工作的时候,就了解大棚种植户赔钱的情况,现在回到村里任职,觉得租地户的要求合情合理,但是,村里现在是‘空壳’,没钱啥事都办不了。”王付朝说:“由于种大棚户技术不过关,都赔钱了,不往村里交承包金;租地户也遇到了麻烦,租金拿不到手,想种地又种不成。村里已给乡政府反映过多次,乡里想在这块地上建一个厂子,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

平乡县扶贫办主任池庆瑞说,艾村是2009年的扶贫村,大棚菜项目也是当年的帮扶项目。对于现在的处境,扶贫办无法给予资金帮助,他将协调乡政府关注此事,尽快解决“扶贫大棚变荒地”的问题。

来源:中国农业网   编辑:zixun_1  
本文关键字: 大棚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